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

2019/06/26 12:00: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0
“THOUGHT LEADERSHIP | CRTKL洞见” 
分享CallisonRTKL作为行业引领者,
对于城市、建筑、产业、生活方式等不同维度
进行的深度思考、趋势探索和前瞻性研究。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5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6
本文讨论了三种越南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8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9
项目背景
由于红河上游有一系列新建的水库,位于越南河内市红河流域的常年洪灾得到控制,红河水位下降并可维持在安全的防洪水位区间内。
当河水不再泛滥,红河两岸古老的防洪堤与水岸之间释放出了约11,005公顷(27,000英亩)的土地。
这些土地已由常年泛洪区转变成为了河内市城市发展东拓的储备土地。
应河内市政府的要求,CallisonRTKL 的城市设计和规划团队与 Arcadis 社会经济服务、水环境和基础设施团队联合工作,对政府现有的两个城市防洪和滨水更新计划进行战略评估。
并同时重新制定了一系列防洪规划策略,旨在促进防洪规划的可持续和的弹性。
以土地价值最大
化、吸引更多投
资和人口多元化为原则改造滨水区,创造高价值就业机会的同时,促进城市的税收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9
项目愿景
河内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世界级城市”。
位于红河两岸的旧城西岸和新城区的红河东岸地理中心,未来将成为高价值城市中心,并将带动沿江各区域的发展。
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包括:
• 推动河内城市发展迈向更可持续和更有适应力的未来
• 保护河内免遭500年一遇的洪水侵袭,同时改善红河流域的整体城市环境
• 统筹考虑防洪和城市开发的国际经验与本地实况的结合
• 依托沿河各个区域自身的优势,确立互补型开发定位,奠定城市整体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石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28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29
项目挑战和复杂性分析
团队从防洪能力、洪灾预测、泛滥风险、环境问题、发展潜力、滨水城市特色、开发成本和社会经济效益、交通系统等不同方面,分析及评估了现有的两套防洪计划。
综合考虑总体效益及河内市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团队同时提出了一套更可持续的方案,以全面实现河内的发展愿景。
原方案1从纯水利工程角度出发,计划沿红河两岸建设全新的常规防洪堤,尽可能接近当前的红河蓝线;
原方案2提出以新建防洪堤与优化现有防洪堤相结合的策略;
而CRTKL/Arcadis团队提出的方案3,希望采取永续开发的策略,沿红河两岸规划具有兼具防洪和公众使用功能的生态河堤和城市绿地公园系统。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36
防洪堤工程方案对比
所有方案设计均以保护河内市免遭500年一遇的洪水侵袭为宗旨,因此防洪功能是方案比较的重点。
方案1规划新修建可预防500年一遇洪水的堤坝。
防洪堤方案非常接近红河蓝线,方案2则是对现有三座老旧的防洪堤进行升级改造,并局部修建新的防洪堤。
两个方案都违反了越南最新出台的关于禁止新建任何防洪堤的法律规定,
所以有实施难度。
项目团队提出的方案3是一个稳定河堤与滨水滩涂的综合治理策略。
在无需建造新的防洪堤的前提下改造现有防洪堤,并打造了可容纳泛洪的滨水公园系统以用作蓄洪功能,同时建立高水位预警机制,以达到5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此方案不但符合越南有关防洪
堤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更容易为各政府部门所接受和实施。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47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48
防洪堤
横断面对比
方案1
议沿着河水蓝线修建坚固高大的新堤护岸,堤顶为滨河车行道。
这个方案减小了河道的横断面,限制了河水容量,推高了水位。
在整个研究区域内,红河横断面的缩小将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造成社会经济损失的风险比较大,安全性不足。
同时,沿河两岸的开放和景观空间非常有限。
邻近防洪堤的道路阻碍了市民步行进入滨水公共区域的联系。
方案2
提出修建高度低于方案1的生态友好型防洪堤(坝顶仍然修建滨水公路),拓宽河段,使河水水位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由于河岸绵长,每个区段的具体实施条件不同,简单的硬质生态友好型护岸不适用于两岸全线。
即使生态友好型护岸工程上规划了绿色植被,但新防洪堤上的道路仍旧切断了人与水的联系。
方案3
建议沿河修建行人滨水绿化走廊,并把新建的交通廊道挪到第二层滨水开发区之后。
为滨水岸线修建可泛洪的生态公园、公共广场和步行友好的绿道提供充足的空间。
这个方案的弹性较大,易于适应多样的河岸建设条件。
该方案河道截面最大,河岸标高最低、河流剖面最宽,但常水位最低。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67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68
洪水风险与危害评估对比
预留蓄洪空间是防洪策略的核心原则。
水务团队以10.5米以上水位为洪水预警2级为标准对三套防洪堤方案进行评估。
通过数据模拟出沿河宽度最小、排水量最高和最薄弱的典型区段进行研究分析,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洪水发生概率以及5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的最高水位。
方案1:
12米以上的洪水每年一遇,85%的滨水区将被淹没。
防洪堤不满足15米洪水水位要求,无法实现500年一遇防洪的设计意图。
方案2:
可防护洪水75年一遇,75%的滨水区将被淹没。
方案3:
可防护洪水500年或500年以上一遇,50%的滨水区将被淹没。
方案2优于方案1,但不及方案3。
当洪水预警等级为2级时,方案3的总体洪水风险和危害最低,人员和财产损失风险最低。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82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83
环境影响对比
与方案1和方案2相比,方案3将创造更多的滨水绿地开放空间,人们在枯水期时使用滨水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园。
它同时解决了目前河内市中心严重缺乏公共绿地公园的问题。
在初步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社会环境、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空气、噪声、振动以及风险与危害的因素,方案3的表现最佳得分最高,建议作进一步研究。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88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89
滨河城市形象对比
方案1的硬防洪堤是一套对市民使用并不友好的基建方案。
根据该方案,滨水区不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目的地,而拟建的滨水公路则会切断滨水区与城市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
方案2与方案1相似,但提出修建生态友好型绿色护岸的设计。
方案2十分常规且实用,但并未充分利用滨水景观的潜力。
方案3则将滨水区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友好型的公园系统,利用人行道和活动区将河内市民与滨水区有机地连接起来。
重点建设灵活、软性的城市环境,同时搭配景观滨水公园设计。
在丰水期,滨水公园可作为蓄洪湿地公园;
而到了枯水期,市民还可以享受到有吸引力的、宽敞的、生态绿色的公共滨水空间。
为了解决市中心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缺乏公共开放空间的问题,设计团队还提出在滨水公园与新城市交通走廊之间建设一系列中密度的、能接受短暂洪涝影响的设施,以及各类文化、体育和公共活动的低成本、可移动和可替换的设施。
从滨河城市风貌的角度来看,方案3勾勒出了一个可持续、智慧、有适应力的河内城市新形象。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01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02
可开发土地储备对比
所有的方案均试图在保留现有开发地块和居民人口的同时,尽可能扩大新的可开发土地的储备面积。
三套方案都力求在开发密度、可建范围和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上保持近似,从而可比较开发用地总量和预计总建筑面积,方案1最高,方案2最低,方案3处于中等水平。
方案3具有中等发展潜力,也可减少一定量的土方平衡量。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07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08
总体项目成本对比
新建防洪堤、优化已有防洪堤/改造旧的辅助堤、河岸整治和新开发用地建设三种不同的方案的投入成本相差非常大,经过团队的初步估算和比较可知:
方案2的预计成本最低,为106亿美元;
方案3的预计成本适中,为130亿美元。
方案1的预计成本最高,为165亿美元;
(方案1并未反映为降低其危害和风险所需的额外防洪措施成本。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16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17
社会经济效益预测对
最后,针对滨水开发未来15至20年的潜在社会经济效益作进行了分析。
方案1 GDP贡献为306亿美元,预计可创造15万个永久性就业岗位,目标投资价值237亿美元,投资回报率为1.29。
方案2 GDP贡献为207亿美元,预计可创造11万个永久性就业岗位,目标投资价值163亿美元,投资回报率为1.27。
方案3 GDP贡献为250亿美元,预计可创造13万个永久性就业岗位,目标投资价值202亿美元,投资回报率为1.24。
尽管方案1的社会经济效益最高,但不能满足基本防洪水平的要求;
方案2的社会经济效益最低;
方案3的社会经济效益适中,并且满足防洪参数要求。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27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28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尽管方案1具有最大的土地储备量和开发潜力,但其只是简单地从工程建造的角度出发,成本最高,环境评级最低,洪水危害和风险最高,且明显未能达到5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意图。
而方案2的发展潜力较低,经济效益最低,可提升整体城市形象的土地空间有限,但成本最低,环境评级中等,洪水危害和风险评估结果低于方案1。
可持续的方案3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拥有非常积极的“绿色”可持续的形象,环境评级最高,其洪水危害的风险最低。
同时,相较于方案1和2,发展土地储备、经济效益和成本评估都在两者之间。
综上所述,三个方案在每项评估中的表现都不尽相同,得分高低不同。
而清楚罗列各自的优缺点对于因地制宜地客观评估适用性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方案3在综合评估的结果中是最优方案,是释放红河及河内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机会的一种可持续的方案,有利于扩大土地开发储备,招商引资,创造高价值的就业机会,为城市创造额外的税收收入,增加对国家GDP的贡献等方面有综合的优势。
但是,这并不等于红河两岸全线的滨水区域改造都只运用单一的一种方案。
按照现场地理条件、水文限制、建筑存留、拆迁进度、文物保护、路网完善、政策支撑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方案1或者方案2,甚至其他替代方案有可能更加行之有效。
CallisonRTKL+Arcadis联合团队在这次初步的评估工作中为下一步详细可研阶段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为河内实现2030年建设成为“世界级绿色智慧城市”这一目标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40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41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42
Diane Legge
 / CallisonRTKL副总裁, 
FAIA, ASLA, NCARB
 /
Diane 是一名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和规划师,拥有超过30年的行业经验,所参与的项目涵盖大型市政、交通和基础设施。她出色的方案编制、概念设计和实施战略能力业内闻名。她在中国和美国协助编制的可持续设计方案,凸显了美学和实用性。
河内永续防洪计划 | 绿色智慧城市的生态河堤设计-148
黄莹
 / 
CallisonRTKL总监, LEED AP BD + C
 /
黄莹女士是CallisonRTKL香港办公室规划团队的设计总监,同时是一名城市设计师及建筑师。黄莹在总体规划、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城市更新改造、旅游度假规划和区域战略规划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