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01前言
面对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这一全球性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类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各行业“十四五”规划内容中均将此项战略任务纳入统筹范围,一场“碳中和”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
02 “双碳”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协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央发布了系列指导性政策。减排固碳方面,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 10 大行动,以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形成农业绿色低碳产业。绿色低碳建设方面,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建设满足乡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新型农房,加强既有农房节能改造等。
从宏观政策来看,“碳中和”正在一步一步走进乡村,并延伸到农业农事生产、农民农房建设等方方面面。两大战略的有机衔接、协同推进,既能促使农业农村充分发挥减碳和增汇潜力,亦可助力乡村实现生态振兴和绿色发展,全面深化“两山”理念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03 “碳乡融合”乡村建设新路径
长久以来,我国乃至全球节能降碳的主战场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相关领域,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对于乡村地区的节能减排问题并未给予足够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农业用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30%,但同时农业生态系统也可以抵消掉 80%的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说,农业既是全球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全球有 34 亿农村人口,其中约 90%居住在非洲、亚洲国家,而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农业总排放量的 12%,农业农村领域的节能减碳空间巨大,与此同时,通过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农田固碳增汇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近 60 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总体上经历了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和趋近达峰三个阶段,这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经历的自然增长、改革开放、绿色转型三个阶段高度契合。截至目前,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结构性减碳初见成效。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碳乡融合”也进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蕴含着巨大待挖掘碳汇潜力的乡村地区,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新阵地。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引领和激发,不断探索农业“温室源”向“碳汇库”转变的有效路径,助力乡村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从目前国内低碳乡村建设实践来看,主要着力在减少碳排放源和增加碳汇两大方面,通过推广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循环、废弃物再利用、减量化等多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以达到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1. 减少碳排放源的路径
减少乡村碳排放源、降低乡村碳排主要落实在建设乡村清洁能源体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发展节约型农业三个维度。
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可生产生物天然气、生物液体燃料、燃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废弃物可以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用于乡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可以抵扣乡村生产生活使用过程中化石能源的排放。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业核心技术,完善灌溉设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节约型循环农业,即在保障农业生产率较快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化学品的低投入、低排放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例如引入秸秆还田技术、新型农业循环模式、新型燃料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秸秆堆肥还田
2. 增加碳汇的路径
增加碳汇的路径主要落实在改善农业管理和植树造林两大方面。
首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施用、人工种草和草畜平衡等农业管理中的常用手段,可以提高农田和草地固碳增汇的能力。通过提升农田草地中有机质,增加吸收温室气体和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实现农田碳源到碳汇的转变,达到固碳增汇的效果。
▲保护性耕作固碳
其次是林业碳汇,可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提升乡村森林的碳汇能力。如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土绿化行动,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在保护基础上,还可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弘扬森林文化的同时发展绿色经济,也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 “净零碳乡村”实践案例
“净零碳”,即碳中和,指的是通过节能减排、产业调整、植树造林等形式对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抵消,最终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近年来,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战略,各地陆续推动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不断地探索农业固碳增汇和空间减排的优化路径。
浙江舟山定海区
充分尊重“海岛+乡村”的底色价值,以新建村入选联合国人居大会净零碳乡村典型案例为契机,开展案例分析和落地转化,通过编制《定海区净零碳乡村建设导则》确立了“1 个机制+9 大路径”的净零碳乡村建设路线图,打造包括马岙村在内的 6 个“净零碳 2.0 版”示范点建设。
▲马岙村净零碳生态溪坑
合理利用雨水和回用水,是马岙村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例如,净零碳生态溪坑可以收集天然雨水,利用拦水坝形成上下高差的天然势能,依托底部水草和人工浮岛不断过滤水中固体杂质来降解有机污染物,保持坑塘系统的水质达到四类水,大大降低了对自来水的依赖,减少耗水量和碳排放。
四川成都崇州市
崇州把“净零碳”理念贯穿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全过程,参考联合国人居署《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结合川西林盘现状能耗特点和生态环境情况,探索编制绿色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呈现成都平原乡村应对气候变化崇州方案。构建了以零碳排、零固废、零废水“三大目标”为导向,低碳、绿色、生态、智慧“四大理念”贯穿过程,通过碳减排、碳吸收、碳管理“三大路径”实现能源清洁化、交通智能化、建筑低碳化、空间集约化、生活绿色化“五化联动”的 3435 绿色乡村建设标准体系。
▲崇州市竹艺村
按照标准体系分步实施控油消费减碳、可再生能源替代、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低碳民宿、低碳酒店等重点建设工程,对林盘农业耕作有害投入品进行减量替代,建设多元有机固废中心,推进水土气固废协同共治,打造生物固碳样板。2021 年原生生态碳汇吸收 112.68 吨,7 项示范工程减少碳排放 820.81 吨,已实现“负碳”发展。
04结语
成都作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也在积极探索“零碳新村”建设标准,推动“城市大脑”等数字化平台向乡村延伸,今年计划启动 10 个“零碳新村”试点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样本。
未来,在“双碳”战略背景推动下,以低碳节能、绿色能源视角建设“零碳乡村”,统筹“人、地、村”系统考虑、整体联动,寻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等,将是乡村地区规划建设工作的重点研究领域。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将传统乡村提升为绿色宜居、产业兴旺、底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零碳、负碳乡村,将为世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实践示范。
来源
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编辑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