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4/02/21 08:03:59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
近日,深圳新华人寿大厦项目全面封顶,目前已全面开始幕墙、机电及精装施工,进入“穿衣戴帽”的关键时期,预计将在2025年竣工。作为新华保险在深圳的重大投资项目,建成后,既为深圳前海合作区最美天际线勾勒重要一笔,又将成为新华保险在粤港澳地区的新名片。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
项目封顶实景图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
项目封顶实景图
深圳新华人寿大
厦 X BIAD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
1、项目概况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位于深圳市前海自贸区,地处“珠三角湾区”穗—深—港发展主轴。项目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地下室4层,地上由1栋40层塔楼及3层裙房组成,建筑高179.8米(装饰高度192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办公、商业、餐饮于一体的区域内高品质地标性建筑,打造区域形象名片,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
项目东临华强金融大厦,西临腾讯大厦,北临中英人寿大厦,地块之间通过二层架空公共空间及城市公共连廊相互联系。设计目标为提供符合全球高端金融要求的标准化办公空间,提供信息化办公条件,创造低能耗可持续的办公环境。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4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5
2、设计理念
项目在前期概念设计阶段进行了大量塔楼形体尝试和判断,选择以“斗”为设计理念,取意“斗”储藏的功能意向为金融企业聚集财富的金融属性提供良好的精神象征,同时设计中效仿“斗”的造型。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8
项目位于桂湾片区超高层簇群中楼高控制较低的区域,自然形成“四水归堂,八方汇聚”的意向。通过大面切削,局部消减体量等手法塑造塔楼形体,作为保险金融总部,高端、庄重、品质感是外部造型需要重点体现和表达的形象信息。
3、建筑功能
根据规划要求,塔楼位于用地南侧,商业裙房位于北侧。塔楼部分为出租、自用办公及大堂,裙房部分为商业、配套服务、地下为商业和停车等。其中办公部分,1F 至18F 为低区,20F 至29F 为中区,31F 至40 层为高区,办公进深控制在8.7m 至10.4m。设备层位于8F、19F、30F。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2
塔楼标准层面积约1500 ㎡,平面布局采用中心筒式,核心筒则采用T 字形布局,疏散单元及设备竖井布置均匀,低、中、高区电梯分组明确,保证整个大楼竖向交通的高效合理。高区部分北侧核心筒内收,增加了办公空间,提升了项目整体使用率 。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4
首层及地下一层为商业及公共服务功能,西侧设置下沉庭院联系地上、地下功能,同时作为组织城市公共通道等地块之间联系流线的枢纽。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6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7
4、细节设计
建筑体量自腰部至两端逐渐收分,形成“斗”的造型意向,四边角部采用钻石镶嵌般的切削造型,展现项目的高端品质。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0
塔楼顶部仿照“斗”形凹陷处理,藏风聚气;下沉庭院及屋顶形成“斗”形屋面开口;塔楼主入口门斗造型采用内凹式“斗”状,形成入口灰空间;同时与玻璃幕墙相接部分采用穿孔拉丝铜板,使 “斗”的主题贯穿整个建筑造型设计。大楼整体形象感统一,设计语言简洁有力。
塔楼四个主立面以尺度渐变的竖向线条结合透明塔冠体现“典雅、流畅”的特征,竖向线条在深度渐变,形成立面遮阳。
深圳新华人寿大厦丨中国深圳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3
北侧立面线条自然转折过渡至裙房屋顶,竖肋格构与屋顶花园分区布局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构图,丰富了第五立面并对周边地块提供积极的视觉环境。
深圳气候宜人,为满足当地新建项目公共空间设计要求及提升项目附加值,设计着力打造屋顶花园空间,分别位于裙房屋顶及塔楼屋顶,为办公人员提供绿意盎然的室外休息停留空间。
项目概况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项目地点:广东省 深圳市
建筑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郑方、黄越、董晓玉、孙卫华、郝斌、宋刚、唐文宝、龙雨馨、朱碧雪、赵茹梦、乐桐、林志云、冯喆、陈争
本文资料来源:《BIAD创作》内刊第九辑
作者:郝斌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