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2000年,中国的会展经济衍生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会展建筑,然而,把国际会议、展览、体育场馆、星级宾馆汇聚于一体构成超大型综合体,在寒地建筑创作中无疑是一次创新探索。面对三十几万平方米之巨的建筑群,此时此地所能给出的应答便是功能至上、集约综合,空间组织逻辑变得如此重要,否则跨越城市两个街区的建筑群将会是散沙一盘。我和团队艰难地找寻答案。
经济发展是当今全球性的主题,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仅推动了世界会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使会展经济本身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中国成为了跨国展览集团争夺最激烈的国际市场,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快速发展,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场馆建设显著增加,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设计缘起
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和商贸城市,哈尔滨地处东北交通枢纽,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城市现有的展览馆、会议中心等场馆设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际性展会的需要,这也成为了制约哈尔滨市经济长足发展的瓶颈。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对于哈尔滨市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在于通过更大范围的开放、更有效的配置,使哈尔滨出现一个新的题材和具有长远意义的新增长点。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巨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对把哈尔滨打造成为东北亚经济圈国际性中心城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型会展建筑综合体属于耗资巨大的公共建筑,尤其是在寒冷地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始终遵循的原则。简洁朴实的设计是提高建筑群整体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恰当的功能组织和规模确定也是影响其最终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我们根据会展体育中心的复合性特征,分别从功能设置、空间调度、交通组织及结构协调等多方面研究其各部分要素的协同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为避免空间的浪费,我们将建筑各组成部分有机地加以划分,采用高效实用的立体交通系统,合理组织人流和货运,确保展览、会议和体育设施多样化结合使用的灵活性,从而发挥综合体整体效益。
本工程由三部分组成:1号工程为2500个国际标准展位的国际展览中心、综合训练馆、体育馆;2号工程为国际会议中心和宾馆,是含1800座的会议厅兼剧场和多种规模的会议厅以及一座38层、总高度169.70m的宾馆;3号工程为5万人体育场。由于设计内容的特殊性——会议、展览与体育建筑几种超大尺度的公共建筑相结合,既为设计成果的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当今的建筑创作热点——建筑技术表现提供了理想的实践平台,更是检验会展经济综合效益的最佳途径。
总体布局
我们在创作中以符合场地性质、功能分区合理为原则,充分考虑城市景观与环境的承载力,力求布局合理,兼顾建设和远期发展,使该工程建设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整个场地以泰山路为界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为会展中心,东区为体育中心。1号、2号、3号三个分项工程坐北朝南,呈“U”字形布局,环抱南向中心广场。沿红旗大街一侧为国际会议中心、剧场以及为会议服务的超高层宾馆;沿长江路由西向东一字形布置国际展览中心、综合训练馆和万人体育馆;南直路一侧为5万人体育场。城市干道泰山路南北方向穿过1号工程综合训练馆;另设有三条穿越展览中心的消防通道和能进入3号工程体育场的消防通道;整个场地内共设有8个道路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车辆进出方便快捷。
空间调度
三个分项工程在地段内集中布局,节约用地,既提高了绿化率,又为室外展览提供了大面积场地。室外中心广场主要用于组织集会、室外展览、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等。会议中心邻近展览中心,便于提供会议期间的展览场地。展览中心与综合训练馆联合布置,可以互相借用,体育馆也可在比赛时作为运动员热身场地。沿场地周围主要干道设置多处室外停车场和下沉停车场,便于交通快速疏散。
展厅从功能实用、人员安全疏散和节能等角度综合考虑,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三个展厅,由南侧宽21m的共享长廊联系在一起,每两个展厅之间设一条室外街,街道两侧的分隔采用玻璃幕墙,其作用是在保证各展厅之间视线通畅的同时,也能通过室外街建立便捷的交通联系。在出现紧急事故时,三条室外街作为安全通道,可以疏散大量人员,7.20m的净宽度还可以保证消防车顺利通行。此外,通过室外街分隔墙的开启和关闭,各个展厅既可单独使用又可根据不同展览规模连为一体。每个展厅均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及展览配套设施,展位满足3m×3m国际标准模数,展厅最低净高为15.30m,在满足10m国际通用净高的同时,更有利于实现蓄烟排烟。
国际会议中心和宾馆部分平面形式为富于生机的“叶子”形,既寓意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又通过“叶子”的上、中、下部设置的三个中庭空间将平面功能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紧凑有序,空间设计收放自然适度。三个大小不同的中庭既缓解了大量人流带来的交通压力,又创造了充满动感活力和凝聚力的公共空间,使空间更具流动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为改善高层环境的质量,我们在塔楼顶部设六组边厅共享空间,作为地面公共活动在垂直方向的延续和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它将阳光、绿化、空气等自然生态元素引入高层建筑,赋予建筑更为完善的生理机能。
训练馆和体育馆设计均按标准比赛场地考虑,同时兼顾体育建筑与会展建筑的互补。室内训练馆是综合训练馆的核心内容,所有建筑空间均围绕它进行组织设计,其功能具有长期性和开放性两大特点。结构形式采用单层大跨度钢结构索拱体系,为田径馆及乒乓球馆提供了无柱大空间。从自然采光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我们在造型设计上采用南高北低的做法,南面利用点驳接玻璃幕墙作为间接采光面,形成采光廊,避免眩光。此外,屋面每隔15m设置面积为660平方米的三角形玻璃天窗,由自控系统控制启闭,可实现良好的通风和火灾状态下的排烟。
创作形式我们从建筑自身的技术美学出发,强调综合设施的统一性和整体感,曲线与直线交织的语汇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营造连续而丰富的空间效果的同时,展现了大型城市公共建筑的特殊视觉特征。建筑群以超高层会议中心和宾馆作为景观序幕,经过展览中心、综合训练馆、体育馆形成的连续稳定的空间序列,至5万人体育场作为收尾。建筑群天际轮廓线变化丰富,起伏跌宕。建筑群整体形象简洁流畅,其强烈的雕塑感和明快的色彩赋予建筑造型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视觉震撼。
对于主体展厅,我们采用钢结构索拱体系,形成128m跨度的无柱空间,当时在国内同类建筑中位居领先地位。预应力垂直单索结构玻璃幕墙系统当时在国内也无应用实例,为防止在哈尔滨地区寒冷的冬季中因室内外温差通过驳接头不锈钢金属热传递而在室内玻璃表面出现结露或冷凝等现象,我们采用两项专利技术及科研成果:一是中空玻璃外置式驳接头,其特点在于室外有一球形不锈钢金属扣盖,在扣盖与驳接头外表面间设绝缘隔热材料,隔断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传递;二是中空玻璃内置式驳接头,其特点在于驳接头置于中空玻璃内片玻璃上,不穿透外片玻璃,完全隔断室内外热量传递。此外,工程中采用的雨淋自动灭火系统、楼宇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大空间远距离送风系统,都经过了各专业人员的优化设计,并应用多项国内外成熟技术。可以说,在本项工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技术所蕴含的艺术表现力,为功能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也为空间营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设计团队
设计总负责 | 梅洪元
项目负责人 | 张姗姗、董冰
建筑专业| 梅洪元、张姗姗、董冰、王志民、李啸冰、曲冰、张浩、皮卫星、刘晶、张伟玲、唐昕、王哲、姜虹、李秀清、杜波、张婷
结构专业| 王起国、刘景云、冯阿巧、邓风雷、贾君、于福臻、田再琦、武秀彦、徐家杰、王梦群、范峰、支旭东、王林安、邢佶慧、赵振东、孙晓颍、曹正罡、孙瑛、李方会、张亮泉、钱宏亮、陈波、柳旭东
设备专业| 刘彦忠、常忠海、彭晶、刘慧、尹鹏志、鞠硕华、李立群、宋宇、张玉凤、金玮涛、曹昕、李小东、山广智、赵培江、宋振江、林友军、李莹莹
合作单位 |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建设地点 | 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301号
建筑面积 | 32万平方米
功能内容 | 展览中心、综合训练馆、体育馆、体育场、会议中心、酒店
设计时间 | 2002年
竣工时间 | 2004年
获奖情况 |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质奖、全国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建筑设计大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本文节选自《寒地建筑》撰文 | 梅洪元
物料采集 | 企划办公室
设计信息提供 | 生产办公室
摄影| 韦树祥
范雪乔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立于1958年
业务领域涵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包括前期咨询、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市政交通设计
工程勘察、工程监理与项目代建等
现有员工近千人,专业技术队伍实力雄厚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津贴专家等一大批设计领域技术权威
哈尔滨总部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黄河路73号
综合事务部:+86 451 8628 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