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万科天空之城一期住宅天空之城是上海万科TOD开发模式的一个先驱,天空一期是整个项目的开篇。我们用两年的时间慢慢磨练,铸就的是我们对于城市的尊重、对于项目的责任、对于设计本身的坚持。
TOD开发模式
项目背景、区位分析
成就一个能讲故事的项目,天空一期本就是一个示范区,演绎未来生活方式的示范区。
我们希望通过一期的设计向人们传递整个天空之城的设计理念及生活模式。从规划到景观,从空间到平面,都渗透未来大区的整体理念,传递与地铁和便捷的城市TOD模式相关的生活理念。
△ TOD模式示意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旨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共交通站点的范围内,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
天空之城一期地块即为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盈路站车辆段上盖综合社区项目中重要的南侧住宅及配套用地。
△ 区位分析
演绎未来生活
社区规划、设计理念
一期地块是整个项目中唯一平整的常规用地,地形狭长、进深很小,如何在这样一个地块内传递整体大区的设计理念是设计重点。
△ 初期概念手绘总平
首先从规划角度,我们延续全区规划原有的理念,以"车厢韵律"为建筑概念,强调活跃的线形系统和流动的空间形态,在建筑布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南北重叠。在满足用地容量及日照等技术基础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还原流动性的规划思路。
△ 项目鸟瞰效果图
在空间感受上,从南侧主入口及东侧人行入口的组织为起点,强调空间的高低变化,利用场地及建筑组织高差,形成富有层次又便于使用的景观空间。同时,在三维的空间层面上,利用厅、廊等建筑元素以及檐下、柱列等灰空间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层次,使得原本小进深的用地拥有丰富的空间体验及视觉层次。
最后在归家流线设计中,通过人行大堂-风雨连廊-单元大堂的有序组织形成“无风雨”的归家体验。而设计并没有止步于此,我们利用东西走向的地形打造长条形的花园;借南北向与建筑的边界关系,组织交通和功能,打造五个宅间花园;空间边界及节奏则利用微地形的高差处理形成。视线上,远景悠长展开,近景线条清晰,在回家的动线上贯穿步移景异的丰富体验。
△ “无风雨”归家动线
装配式住宅立面
建筑细部及节点设计
天空一期在立面风格上希望以现代的语言和元素传递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和价值观。在构图上强调整体体量的简洁与素雅,同时在立面细部上精细推敲,以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穿插关系形成有韵律的立面细部以及丰富的光影关系,用最直接的建筑语言表达对现代审美的诠释。
△ 凸窗节点分析图
△ 阳台节点分析图
在立面设计过程中,满足审美的同时需要兼顾工艺对节点的严格要求。全PC的施工工艺,是对立面节点设计的严格考验,同时竖向铝板构件的细部收头处理也是对建筑师精细化要求的极致体现。每处细节都是经过无数遍的推敲与研究,通过电脑模型、大比例手工模型、1:1样板墙,反复推翻精进,最终落成了现在的立面效果。
△ 建筑立面PC使用范围
△ 样板墙定样
△ 实景图细节呈现
由于PC施工工艺的要求,立面装饰线条被要求减至最低,为了保证建筑光影的需要,我们结合PC构件的生产特点,与PC深化技术顾问和厂家共同探讨,铸就了精细的立面完成度。同样,竖向铝通的设计,无数次的现场交圈会和工艺样式的碰撞,形成了现在精致的铝通构件与完美的建筑结合方式。
△ 效果图与实景呈现对比
结语
万科天空之城一期住宅
天空之城是上海万科TOD开发模式的一个先驱,天空一期是整个项目的开篇,也是我们理解的天空之城全区的示范区。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用两年的时间慢慢磨练铸就的是我们对于城市的尊重,对于项目的责任,对于设计本身的坚持。
△ 设计花絮
△ 施工现场收录
继天空之城UNI LIFE生活馆在2016年底开放后,大区已在去年底正式完成交付,入住率百分之百。设计最终都是要回归生活本身,对设计师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看到人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住宅环境里,演绎着生活最惬意盎然的样子。
万科天空之城UNI-CITY
项目业主:上海万科、上海申通
项目地点:上海
展示区面积:5380m²
一期住宅总建筑面积:35128m²
建筑设计:致逸设计
设计团队:王琦、许力纯、彭霭楚、张甲浩
甲方设计团队:上海万科设计部
施工图设计: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LANDAU朗道国际设计
室内设计:上海牧笛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摄影:曾江河(一期住宅建筑)
项目摄影:Holi河狸景观摄影(一期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