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更多精品,关注“搜建筑”
城市语境下的诗意之所
苏州万科上湾璟园展示馆
致逸设计
苏州万科上湾璟园展示馆
“云千重,水千重,身处千重云水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陆游
场所: 都市中的湿地
在被高楼大厦裹挟生长的都市之中,
夏驾河湿地公园以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宏大尺度贯穿整个昆山经济开发区,其间树影婆娑,鸟类栖居,水天一色,这样的原生态风貌显得弥足珍贵。
如何凝练延续这份质朴的美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便是设计开始的起点。
△项目实景鸟瞰图
缘起: 水杉林中的“岛屿”
建筑将以何种姿态呈现于这片场所之中,如何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达到建筑语言与情感体验的统一,设计团队进行了多轮深度的思考。
△方案生成过程分析图
通过跨专业间的反复推敲,我们重新规整场地布局,积极利用基地西南角的城市道路和湿地之间的三角形用地,使建筑临于城市界面,在强化昭示感的同时与自然产生对话。
△
建筑与场地关系剖面图
最终,设计师从建筑、自然与居者体验的相互关系重新出发,让建筑以轻盈舒展的体量“消隐”于此。我们以场地高差为切入点,将玻璃盒子抬高悬浮于场地之上,重构建筑体量的横向线条,与自然元素的竖向肌理形成反差。
△充满神秘与静谧之感的展示馆空间
建构:“折叠”的东方庭园
理性的设计最终要以感性的体验呈现。我们着力于内与外、自然与建筑的关系,将建筑作为一种物理层面的媒介浸入自然之间。设计延续了东方庭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将传统园林的平面格局立体化,通过多维度的空间延展与穿插,试图打破建筑的边界与桎梏。
△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如果说自然与场所的尺度格局为设计师提供了建筑形态构成的依据,那么蜿蜒的路径体验则为创造多层次的动线交互埋下了伏笔。“移步换景”的诗意风情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园林里,也存在于这幢展示馆之中。
△总平面图
第一重:城市街道-弧形桥
在城市与建筑之间,通过一座弧形的浮桥将其连接。从城市道路缓缓而来,入口广场半石半水;水面跌落消失于地下,桥面逐渐升起,轻盈的建筑仿佛浮于水面。所见景象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缓缓展开,空间原本简单,但伴随路径的变化,体验也愈加丰富起来。
△从城市街道而来, 经过弧形桥所看见的景象
第二重: 展示客厅-漂浮的玻璃盒子
踏进展示馆从内向外观望,我们似乎感受不到空间的界限。前后两进的玻璃盒子,通过体块的错动形成层次丰富的内部空间。建筑横向结构出挑,将下部竖向结构隐藏于挑檐之下,与场地之间形成狭长的缝隙。展示客厅犹如悬浮于空中的“岛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别具一格。
△
外立面采用通透轻薄的通高玻璃, 模糊室内外的边界。
第三重:庭园-奥空间
顺势而下,映入眼帘的便是水涧青石般的园林庭院。在跌落的水景和中部庭院之间,我们定制了一个独特的“奥空间”。玻璃与格栅的交织,最大限度的延展视线,造园之意在于融景寓情。在这里既可以驻足停留,也可以休憩静待。
△展示客厅下层的“奥空间”
水元素的运用更为山石与植被增添几分柔性之美,水流轻缓、雾气飘然,通过建筑与自然的“光合作用”,找寻诗意的静谧。
△
既围合又四面打开的冥想空间
匠作:勾勒光影之境
在场所氛围感的营造过程中,我们从水杉这一自然元素中汲取灵感,坚持选择最为贴合环境的材质,呈现具有“呼吸感”的灵动空间,感受光影的交织与渗透。
△质朴的材质肌理,与环境互融相交
△有序的组织方式, 感知光影的变化
结语花絮
苏州万科上湾璟园展示馆以简约极致的建筑语汇,将东方园林的布局立体微缩化,构建多维度的空间体验;
其中的建筑以谦逊的姿态与自然对话,最大程度地保留场所的原生态景观。
经过业主、建筑、景观、室内的精诚协作与精雕细琢,这一座独具匠心的展示馆宛如城市中的庇护所,伴随四季轮回、生命交替,让我们放下自我,慢慢体味都市中的诗意。
△项目主创设计师监督施工进展
△施工现场过程记录
主创设计师
李逸舒
李国亮
苏州万科上湾璟园展示馆
项目业主:苏州万科
项目地点:昆山市南浜路北侧、岷江路西侧
用地面积:112,727㎡
建筑面积:274,708㎡
建筑设计:致逸设计
设计团队:
李逸舒、李国亮、周毅君、李晨阳、王睿林、翟智雪、黄晓翠
甲方设计团队:
张培龙、刘磊、钟雯洁、徐剑飞
施工图设计:启迪设计
景观设计:北京禾中地
室内设计:上海乐尚
灯光设计:上海瑞逸
幕墙设计:上海玻机
建筑摄影:行知影像、余周春雨
▼更多精品·点击关注
本资料声明:
1.本文为建筑设计技术分析,仅供欣赏学习。
2.本资料为要约邀请,不视为要约,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来源于官方披露信息,具体以实物、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及买卖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为准。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
3.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搜建筑·矩阵平台
作品展示、
招聘发布、特色建材
合作、宣传、投稿
联系
推荐一个专业的地产+建筑平台,每天都有新内容。
阅读原文:“致逸设计”更多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