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创造惟是修行,你要能如何就可如何,甚至你自己并不知要什么。你若要,你必不能得到,一旦得到的,却超过你所要的。
——《荒人手记》
一间街角建筑,梵池团队受托进行改造,化身为修炼瑜伽的场所,以向内之姿向外邀请着观者,精神场域的构筑在这里完成。
这里是位于南京麒麟科创园内密集住宅楼间的一间二层商铺,商铺的西面与南面均紧临街道。此次业主希望将它改造为以“翻越内心的不安与恐惧去寻找更多的宁静与自由”为信条的全新品牌瑜伽馆——梵悦瑜伽,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
小我与神我
“梵悦”的“梵”源自印度教的宇宙论思想以及宗教思想,它更像是一种神秘的本体性存在,作为化生万物的本源,它既是本源,又是一种人格神。钵颠阇利相信,每一单独的创造物和对象都有着相互区别但又同一的神我。
瑜伽习练的最高境界就是从局限又不稳定的小我中解脱出来,融于神我–梵,从而在修炼过程的主观构建中回归梵我合一的永恒境界。
小我到神我的转化,在本案的设计中也得到验证。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一个抽象的概念达成共识–瑜伽馆是作为一个瑜伽修行的载体而存在的,它仅是一条通往瑜伽精神内核并达到神我的通道。
于是,我们强调空间的能量与氛围,借助空间重现人类对自我的反思之感,以帮助人们寻求温暖真诚的接触和内在精神的平和;同时我们强调空间的克制表达,将流动的光影引入空间,与自然的材质和肌理互为映照,将这里打造成一片修炼身心的净土。
净土的旅线
设计的逻辑由内向外展开,一层主要为公共区域并设有一间15人普拉提团课教室,二层则为主教学区,包括一间20人瑜伽团课室和5间私教室。
来访者需由东南角的主入口进入空间内部,主入口设置了连通内外的灰空间,作为室外动线的收尾,同时也是入口空间的枢纽,打破了室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我们希望借此去引导人们感受空间的转换带来的情绪变化。
穿过通透的玻璃门来到室内,前台区将临街的窗口最大化,为品牌提供足够的对外展示面。在空间内部,城市的喧嚣被暂时屏蔽,取而代之的是期望的内敛平和的氛围。
前台北侧,是由树影充盈的洽谈区。洽谈区同样紧邻街道,在这里,窗外繁密的树木占据了视觉的中心,成为场所中的标志物,斑驳的树影随着光线的变化在场域内描绘出多变的图案,光影流动,自然的质感与自然的光给予了空间最真实的反馈,这里成为了绝佳的室内庭院。
顺着洽谈区西侧的廊道深入,是更为静谧幽冥的休息区、普拉提团课室和女性盥洗室。廊道的端头布置有雕塑,成为场域的焦点,于静默的空间中构成极具戏剧性的场景。
在这里,一个垂直向上的转角楼梯带来一条竖向的动线,缓步拾级而上,便到达二层的主教学区。
沿着廊道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办公区、瑜伽团课室、男性盥洗室,最终通向私教区。私教室的窗外是树木的中部树冠,在习练中再次感受到树的存在,闻到树与花的香气。
整个空间由楼梯和廊道串联,构成流畅的动线,而心境则在行进中产生微妙的转换。
空纳万有
空与无,是容纳万有的最佳状态。我们着眼于“虚空”,但它并不意味着破败,而是在展现更为丰盈的生命力。
我们尽可能地隐去室内空间的细节,以优雅朴素的几何形制取代繁复的装饰,将卡座靠背、楼梯扶手简化为与空间相融的实体。
为了营造幽冥深邃的洞穴之境,我们将空间中的各个节点都处理为弧形,曲线、曲面与拱形元素贯穿并柔和了空间。空间因此变得可触摸,渗透出神圣之感。
梵悦瑜伽具有辨识度的视觉,来自主体统一而克制的材质、色彩和肌理。我们摒弃了多余和人为,在材料上做简化,试图探索天然手工涂料本身的性格与表情。
外立面采用大地色手工涂料,其与原建筑立面材质的差异形成了强烈的视觉磁场。同时,材质肌理幅度收敛,避免与毗邻建筑产生突兀感,刻意而不偏执。这一独具特色的外观,在这个住宅区内,激发着人的好奇心,等候着与观者的相遇。
室内墙顶面均采用与外立面相同的涂料,成为整个室内空间的基底,与石材、木质相互呼应,柔软的元素,沉重的块体,和灵动的、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边界一起,帮助人们在平静的空间中感受时间的启发,获得灵感与能量,疗愈身体与精神的伤痛。
整个空间不多言语,有力地支撑着场域的完整性,从而更为凸显内部的包容,使之成为瑜伽习练者探索的发生场。
时空的无限延伸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创造并不断丰富设计语言,并寻求向更为抽象的语言过渡。设计师的思考、生命的进程在空间中获得了映象。当作为容器的空间与生命体发生深度的关联,它本身也具有了生长性,具有超脱时空的意义。
在这个静谧而深邃的瑜伽教学空间,人们通过瑜伽的学习与训练,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在这里,人们专注于自身的统一,寻求身体的平衡与灵感的启示。人类的心灵接近虚空的境界,逐渐蔓延至无限的时空中,与世界相连。
▲1层平面图
▲2层平面图
▲爆炸分析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梵悦瑜伽启迪店
项目地址:江苏南京
设计范围:室内及软装设计
主创设计:王涛
设计团队:张敏、陈迪
项目性质:商业空间
设计面积:650m㎡
摄影团队: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