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建筑,
避免不了时代的更迭,每一次脱胎换骨都是为了告别过去,以更好的姿态
迎接未来。
每一次华丽蜕变的背后,也
都有着令人津津乐道
的故事与过程……
市区核心地段
经典项目急需重建
香港市中心湾仔的核心地段轩尼诗道,曾是经典建筑
熙信大厦(Asian House)的所在地。
建于1969年的
熙信大厦距今已有30年历史,是众多香港电影及电视剧的取景地,其名字本身仿佛就是历史片段的代言,瞬间将人们的记忆定格至某年某月,那些伴随着某种特定情绪的场景带给人或温暖或感慨的回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其他所有年代久远的建筑,沧桑的经历令
其设施与形态无法赶上香港市中心的迭代速度,它急需重建更新,以全新姿态投入下一个30年的蓬勃。
重重挑战
不断探寻另一种可能性
一个黄金地段的项目重建,其挑战来源于方方面面。
首先,熙信大厦原址所在地块非常狭小,
其周边的道路系统和城市肌理也非常复杂、紧密。
要想延续熙信大厦在轩尼诗道上的地标地位,
如何选用独特的设计视角,将功能与美学集为一体且兼具时代发展眼光成为关键。
其次,在
寸土寸金的高密度
市区进行工程作业,如何确保拆卸及施工安全也成为关注焦点。为了减少高空吊运工作,项目专程搭建高空临时铁台以取代传统脚手架,一举夺得第19届建造业安全大奖“最佳施工方案”银奖。
脱胎换骨
全新姿态再创未来地标
在综合考虑种种因素,层层筛选之后,站在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衔接点上,设计师大胆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形态,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一号轩尼诗(One Hennessy)拔地而起。
湾仔地界,再现一座新地标!
整栋建筑
如初生植物般
从
泥土中萌芽而出,蓬勃的朝气令其重获新生!
新建筑身处金钟和湾仔黄金商业区,邻近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国际级酒店和知名餐厅,交通便利,极具天时地利优势。作为华懋集团商业楼宇重建的旗舰项目之一,一号轩尼诗共获得港币16.8亿元的投资。
建成后包括:
1层地库停车场、3层平台商埸、7层机电楼层及21层高办公室大楼,提供逾24000平方米的优质写字楼面积。
漏斗状造型
兼具功能与美学的绿色设计
新建的一号轩尼诗呈漏斗形,该外型的诞生得益于对地块周边空间、环境的综合分析,
堪称兼具功能与美学的绿色设计。
轩尼诗道沿线的楼宇间缝隙狭小,气流的流动很不顺畅。
整个空间内的热辐射无法散出,周边的冷空气也无法进入,形成中央热岛效应。
DLN
通过在建筑内退7层,创造出30
米
高的流通空间。这样做利于增强气流流动,排出热空气,还可以吹散吸附在塔身周遭的热辐射,为机电层物理降温,最终有效降低城市底部空间的热岛效应。
漏斗外型
在林立的建筑群中脱颖而出,
从结构力学角度看,该造型
解决了钢结构支撑的问题;
从建筑造型上来讲,将人们视觉焦点从城市天际线顶端下拉至建筑底部空间。内退的部分铺设屋顶绿植,
创造出水泥森林里的绿色花园,可辅助降低机电层的热量,又为大楼里办公的白领营造一片室外休憩区。
因漏斗造型而损失的面积被增添至建筑顶层,并作为高区大平层办公空间。全海景视野的顶层为项目增添了新亮点,整栋建筑更突破了熙信大厦原有的建筑高度,在天际中呈现一条美妙的弧线。
环保智能典范
建筑价值再升华
一号轩尼诗的
外立面选用了低辐射玻璃,有效降低热辐射造成的室内热能向室外传递,从而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低辐射玻璃的通透性,使整个建筑更明亮,清晰, 白天能确保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营造出更为柔和、舒适的光环境;
晚上可用室内照明提升建筑的透亮度,聚焦远近距离视线。
在建筑机电层散热方面,
DLN采用混凝土钢结构搭建大楼的核心筒,并在塔身表面安装通风百叶,引进自然风,为设备降温。
为配合不同企业的营商模式及工作需要,一号轩尼诗更设有两个独立的升降机大堂,方便了大厦的保安管理,更照顾到不同租户的弹性上班需要;
还为从事金融业务的租户,度身设定了供电系统。
一号轩尼诗成功地以全新姿态,连接了过去与未来、空间与环境。
而一栋建筑的意义与精神,也以涅槃的形式得以重生。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一号轩尼诗
业主:华懋集团有限公司
位置:香港湾仔轩尼诗道一号
服务范围: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项目管理
地块面积:1,951m²
建筑面积:29,264m²
商业面积:4,292m²
办公面积:24,973m²
建筑高度:149m
层数:地上24层;裙楼3层;地下1层
项目建筑师:
罗丹星/郑
锶汉/
仇安
怡
室内设计师:
邓仲谦/潘丽嫦
信息来源:
DLN建筑师有限公司
近 期 回 顾
1+1>2 | 香港华懋中心
南京扬子江新金融创意街区盛大开幕
香港商业购物中心差异化探讨
科技智能融入建筑美学|香港京华道18号
沈水之滨 鲲鹏展翅 | 沈阳新世界会展中心
都市轻奢新纪元 | 麦当劳道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