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阳明古镇府前路街区西片区更新设计·下篇
城理团队在阳明古镇项目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工作方法。这套工作流程的框架建立后,不仅在这个项目中大有作用,更因我们已熟练掌握,还可以将其毫无排异地应用到未来同类型项目中。
# 01
调研与记录
《阳明古镇调研鏖战记》(点击阅读原文)一文已经描述了田野调查活动所包含的工作范围和难点,但从具体的技术层面,仍有很多可供分享。
器材作为身体机能的延伸
在田野调查中,类似运动相机、无人机这样的设备会被高频次使用,除却传统意义上的写实记录,以供后期翻看思考外,这些设备已经成为建筑师调研工作中身体机能的延伸。
例如运动相机的视频记录:在进入一幢重要历史建筑后,我们几乎使用它完整录制了整个勘察流程。而这种资料的保存,成为了大脑记忆的延伸。运动相机的连续性记录,可将整个浏览过程的动线、视线完全再现,因而能很好地帮助设计师结合现有的二维图纸资料,了解特定房屋内外部空间位置的关联性;同时,视频中的声音也能够即时记录在勘察时设计师们的技术讨论和“灵光一现”的时刻。
无人机则能提供更为宏观的观察视角,成为调查人员视觉能力的延伸:场地情况复杂,无人机能够从空中大范围地记录场地现况。这些航拍资料可以结合后期建模、计算,为设计师提供更加直观的总体分析模型。
▲无人机航拍图
如今,数码设备的应用在场地调查中已变得不可或缺,它们让建筑师对场地现况的把控有了质的飞跃。
数字化的记录:电子表格相对厚重的纸质文件更轻便易携。我们会在进入场地之前,将其分发到所有设计师的平板电脑中。设计师可以依据表格中的条目,逐项对建筑现状进行排查记录,并使用电容笔在电子版测绘图上标注数据和圈点注记。
这种无纸化工作方式,让调研人员在当天的勘察工作结束后,即可快速汇总、归档所有的电子文件,及时分发给各部分的负责人,同时传至公司服务器系统做好备份。
▲物料整理表图纸
除此之外,场地内遗存着数量众多的历史物件和拆除的建筑构件、材料,有相当一部分质量完好。设计师们会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格和索引总图,对每一处院落里的物件进行定位和标注,并将最终的物料记录按照自身属性分类整理,与建设方共享,以帮助各方建立起对现场物件的保护意识。
访谈的投入和收获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中,民族志作为重要调查手段,能够非常完善地理解和阐释调查地区特有的社群文化。而民族志的研究无法脱离访谈和相处共话。
建筑设计的前期调研阶段,当然也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田野调查和采访,然而却经常会因为建筑师自我意识过强,或调查结果难以转化为设计语言等原因,最终成了一笔带过的“表面文章”。
▲调查访问
阳明古镇项目中,城理团队为获得街区内充足的历史信息,多次走访了周炳铨老先生及其家人和其他长期住户,并以上文提到的器材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记录。如同《阳明古镇调研鏖战记》中所描述的,从住户们提供的大量信息中,我们筛捡拼凑出了足以推翻现有资料的事实内容,真正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切实可依的轨道。
在这样的历史街区改建项目中,虽然访谈会花去大量的时间精力,也会有很大一部分问询结果对后期设计工作并无实际用途,但也有可能包含具有巨大价值的信息——经验告诉我们,为了这样的可能性,访谈势在必行,而且越详尽越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调研的尺度与资料的补充
▲查阅的书籍
为获得充足的历史建筑资料用以阳明古镇的改造,我们首先将研究范围直接扩大到整个浙江的民居谱系。在这个较为宏观的研究尺度下,我们进行了文献资料收集工作,对浙江民居建筑的材料、布局、构件、营造等做了一系列归纳总结。
▲逐栋调研
接下来,我们将调查范围缩小到浙东地区,并进一步选取了安昌、东浦、崇仁、冢斜、前童、鸣鹤六处现存情况良好的浙东民居聚落进行实地调研。在这个尺度的调研中,我们着重于构件样式和材料使用的记录和分类,以期寻找出具有共性特征的元素,用以补足浙东民居的风貌特征资料。
# 02
“营造数据库”的建立
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民居还是殿堂,其构成方式都类似于模块化装配原理,即不同部位之间的搭接方式和比例关系都是特定且共通的。在现代建筑学理论进入中国之前,这种营建方式通过各地工匠的施工口诀,或官方钦定的法规型书籍(如《营造法式》)进行继承和流传。这样的规律特征为我们建立范式语言的数据库提供了可能。
▲营造法式
例如,不同层高和层数民居的墀头墙形制变化是有规律的;窗扇宽度、高度与其周边建筑构件的连接方式是有对应关系的;建筑内主要窗户和次要窗户的窗台处理以及窗檐做法也是有特定样式的……相较雅致的徽派民居,浙东民居更加朴实和简洁,因此这种规律性更加明显,也更有提取的必要——越是清晰有力的规律,就越能在建筑形式上组成可被识别的构图,因而越能被游览者感知。
我们将前期调研记录的各类做法、样式数据库化后,它就成了我们遇到设计问题时可以查阅访问的“图书馆”:根据建筑现状,我们可以去这个“图书馆”中有针对性地寻找范例,进行修复、补足和替换;更进一步的是,在对完全拆除的历史建筑进行新建工作时,我们也能在数据库中调用合适的样式和组合原则,对建筑的体量、层高、细部构造做出合理的设计决策。
# 03 工地里的磨合
对城理来说,设计绝不止于纸上——只有当项目落地、设计概念完整表达到建筑实体上,才能认可设计任务的结束。
我们负责设计的阳明古镇西片区,总计 22 幢房屋,每幢的情况和具体设计都不尽相同。为保证图纸中的设计最大程度地在现场实现,设计团队在施工阶段高频次地造访现场,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矛盾并商讨解决。
▲施工现场
为了实现历史建筑的还原度,我们和甲方决定使用的施工单位是精于木作的江苏老牌古建施工企业。许多木构件是工人师傅现场制作、即时安装的,而他们所熟知的手艺必然带有很强的苏式风格。对于很多体现浙东民居特色的细部,他们不甚了解,却也是最需要建筑师去控制和维护的;另一方面,在许多江南地区通用的营造做法上,现场工人娴熟的操作技艺值得建筑师的尊重和学习。放手让他们用熟悉的方式工作,使得施工过程更加流畅高效、甚至能一定程度上超越图纸所能承载的设计内容。
# 04
工具理性和意识感性
以上三点,大致勾勒出了城理团队在进行历史建筑改建时所采用的工作流程。我们深切感受到,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框架,有赖于理性的工具和精细客观的调研与策略;但与此同时,对于设计过程中依靠主观设计决策推进的部分,是和建筑师敏锐的设计意识分不开的。
数据库中哪种范例能与现存建筑缺失的部分更完美地对应?对建筑构件何种方式的保留和强调能让游客及居民更舒适地感受到老街区的历史韵味?何种程度的修复与替换能更契合地满足新植入的商业功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建筑师用一种“意识感性”去思索解决之道。
然而,这种“感性”也是在历经前期绝对理性的调研和观察之后的顺势而为——当我们通过理性的方式对所面临的设计任务透彻理解后,设计决策会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显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些感性的迸发瞬间。
▲古镇新生
如今的城市,接受了越来越多建筑师倾泻个人表达的作品。正如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中指出的,城市成为了“偶发性设计”的容器。而同库哈斯笔下的纽约不同的是,中国的城市有着西方人难以想象的高密度,以及同悠久历史杂糅在一起的独特城市景观,以至于如若不用细腻的处理手法剥离这些历史,它们会倏然消失在快速演进的城市化进程中。
在尊重建筑师个人表达的同时,我们始终相信,建筑的本质是文化的产物。建筑的生成联系着一种深层结构,而这种深层结构存在于由城市历史积淀的集体记忆之中,隐藏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当我们循着理性之道深挖下去,并以此为凭据创造建筑,未来的使用者能够或多或少的在体验这些建筑时,感受到曾经闪耀过的历史辉光。
▲古镇新生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