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导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提出的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响应自然资源部对全国特大城市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始探索特大城市高品质建设、高质量治理的途径,在全市积极推广社区设计师工作,优先树立“大师做”亮点板块,形成“大师引领+全民参与”新模式,打造城市品质建设的精品示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项目地处广船工业遗址地块,西临广钢新城、东望广纸片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大师领衔设计。广船变电站变身城市橱窗,环绕式参观步道+之字形生态绿道,打造又一“消极”变“积极”城市精品示范。
0
1
工业遗产活化再生,院士领衔点亮广船万家灯火。变电站选点位于荔湾区广船国际公司旧址内,毗邻广钢新城,北至鹤洞大桥,南至医药港,西至芳村大道,东临珠江,占地面积约 4000 平方米。地块商业高层建筑环绕,拥有一线江景,同时,规划中的广州地铁 11 号线和佛山地铁 11 号线从该地块穿过,具有较高的活化价值。
▲变电站区位图
广船国际公司旧址是我国最早的造船厂之一,拥有百余年的历史底蕴,然而其现状破败,与周围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广船地块历史沿革
随着广州城市高速发展,珠江后航道、广船片区供电需求日渐攀升,急需一个可以为白鹅潭片区、广钢新城片区、国际医药港片区供电的城市变电站。
为更好通过“绣花”功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我们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参与方案设计,为市民打造开放包容的绿色变电站。
项目拟通过大师的“亮点”设计妙笔生花,围绕功能性和公共性,扭转公众对传统变电站的刻板印象,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将以往人们眼中的“厌恶型”市政设施,转变成未来人们愿意来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的城市滨江景观,给片区带来新活力、新风采。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
未来广船地块将打造成荔湾科技商业港,而广船变电站将扮演该商业片区的“核心”,持续为片区供能供电,点亮万家灯火。
▲广船地块荔湾科技商业港西南鸟瞰效果图
0
2
"玻璃橱窗"公众展示
消除变电设施"邻避属性"
“邻避效应”指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因此极易引发居民抵制。
院士团队通过对城市变电站“邻避属性”的研究和深入基层社区的走访调查,发现其根本“邻避”成因在于缺乏美感的外观设计和公众对“变电站会产生辐射”的误解偏见。
▲传统城市变电站图片
对此,院士团队提出了“城市橱窗”的设计理念,通过结合传统工业遗址的文化元素活化利用,将广船变电站打造为视野可穿透的、民众可参与的、文化可传承的公共亲民变电设施。
▲“城市橱窗”广船变电站意向图
通过改变传统变电站封闭、厚实的建筑立面形式,对广船变电站基本形体进行重组,在表皮上通过材质搭配来突显建筑结构,还借用玻璃幕墙来营造“轻快的”建筑体量感,将不同功能空间进行区分。通过设计,让变电站若隐若现、极具趣味性、展览性。
▲广船变电站形体演变示意图
▲广船变电站效果图
同时,在结构框架内嵌入橱窗,外立面设置毛玻璃,增加游客的视野可达性,构建起城市橱窗的沿街购物感,并与周围的商业综合体融合在一起,延申参观体验流线。打造橱窗购物感,既吸引眼球,也保持了变电站的管理秩序。
▲广船变电站效果图
0
3
城市空间灵活变化,结合环绕步道打造休憩场所。变电站的参观路径采用立体交通、复合路径的形式,多层次的“之”字型斜廊连接下沉广场和参观步道。步道旁种植有生态绿植,行人在行走时还能够观赏生态绿植。同时通过步道复合多重功能,串联城市广场,实现建筑展示和打造生态绿化,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游客还可以通过步道到达下沉广场和船坞博物馆去参观。
▲广船变电站效果图
04多功能场所寓教于乐
巧用立面构建科普教育基地
游客可以轻松方便地在环状步道的相应位置通过设备展示橱窗设立的讲解牌了解变电站的设备和运行。此外,绿道周边相应的植物讲解牌,也让游客可以更好了解生态知识。同时,天台处开放式的科普阶梯的设立,更让游客在光影互动中得到科普。
▲广船变电站文化展览区示意
图
结语:
崔愷院士通过设计将新型变电站变成城市橱窗,将传统基础设施以开放的姿态向公众和城市敞开,为展览空间站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工业色彩浓厚的建筑元素让建筑与场地景观融为了一体,连廊步道为整体空间提供更多的灵动,使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与广船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
广州
通过
将传统闭塞的基础设施空间转变为积极地城市科普教育基地,
将“美”引入市民的生活场景,实现打造精品城市的愿景,有利于更好地通过优质设计来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策划 I 汪进 郑一宇
编辑 I 杨世云 闾兆徽 曹一月
编辑 I 汤蓓 林其兴 丁梓杰
主办单位 I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I 且在显著位置注明“转自广州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