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1/05/12 19:22:18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杜鹃》
杜甫
我昔游锦城
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
乔木上参天
......
一千年前,“诗圣”杜甫在成都用笔墨描绘出川西林盘闲适宜居的曼妙景致。这是蜀地乡村固有的一类传统聚居模式,乡村院落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农耕文明、现代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完美呈现了返璞归真的诗意田园乡村之美。
一千年后,成都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时代价值,立足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系统开展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坚持以绿色田园为本底,“整田、护林、理水、连绿、改院、植业”,着力展现出“蜀风雅韵、百村百态”的人文魅力,深度诠释了新时代下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细说始末:成都究竟是怎么做的?
小编带你从三大维度一一解码
01为什么?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川西林盘
川西林盘是乡村建筑实体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也是发展乡村美丽经济、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的重要基底。
成都周边广大的农村区域内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林盘,作为公园城市中山、水、田、林生态本底之一,川西林盘和公园城市都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平衡发展空间集聚形态,两者都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动态平衡。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14
02怎么想?六大核心价值谋划保护修复策略
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也要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都站在城市和乡村“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立足公园城市六大核心价值,对川西林盘的保护与修复策略予以系统谋划。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17
总体策略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 2021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成都农业农村发展最鲜明的特质是特大城市“联城带乡”,最显著的优势是以川西林盘为载体,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成都围绕“农”的生态赋能、“商”的价值逻辑、“文”的品质浸润、“旅”的聚人引流、“体”的品牌集聚作用,以公园城市“生态、美学、人文、经济、生活、社会”六大核心价值为要义,针对川西林盘的生态、形态、仪态、业态、活态和稳态六大方面,提出系统保护修复策略。
构筑茂林修竹的自然生境,重塑林盘生态
塑造诗意栖居的游憩空间,做美林盘形态
营造蜀风雅韵的人文风貌,传承林盘仪态
发展绿色循环农商文旅体,激活林盘业态
绘制活力健康的生活画卷,打造林盘活态
构建多元协同的建设模式,筑牢林盘稳态
03如何做?崇州市兄弟林盘的路径探索
#1
兄弟林盘基本情况
兄弟林盘地处崇州市观胜镇西部,位于崇州市康养旅游服务集聚区,处在水木北部乡村振兴示范带,属于川派盆景文创小镇。项目距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约 40 公里,车行时间约 30 分钟。
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多个著名旅游景点,整体构成了“一重一环四主五节点(1145)”的区域旅游体系。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32
兄弟林盘现状建设条件一般,基础设施配套亟需完善,林盘人口空心化与老龄化亟待解决,但生态本底相当厚实,植被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川西林盘“田-林-水-院”的格局要素。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34
产业方面,兄弟林盘一产“花卉苗木”产业初具规模,三产发展滞后,整体产业结构体系单一。
文化方面,兄弟林盘主要包含邻里文化、包容文化、川派盆景三大主题文化。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37
思考:
结合林盘自身条件禀赋,及区域资源特色,在公园城市背景下,如何挖掘文化特色,升级产业态势,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做好林盘的传承与创新?
#2
实施路径
总体策划:“九星联动”
项目以严家弯湾景区为引领,以义乡兄弟林盘打造为示范,联动龙头灶林盘、双福林盘、紫荆林盘等 8 个林盘,共荣共生建成崇州北部水木旅游环线川派盆景民俗文创带。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44
功能定位:“文艺+植创”
依托区域花卉苗木基础产业与林盘川派盆景特色文化,构建以“文艺+植创”为主题,集“盆艺展示、传习体验、植创孵化、诗意栖居”为一体的中国巴蜀小山水沉浸式互动林盘,形成北部水木旅游环线的重要旅游节点。
形象定位:巴蜀—小山水·咫川卷
“盈握咫尺藏千寻,偶开画卷小山川”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49
一、重塑林盘生态
整田成园,营圃为艺
护林成境,化景为憩
理水成脉,润岸为观
融入川派盆景传统制作工艺,模山范水厚植“林盘盆景”基底,将整田、护林、理水比作宏观的园艺盆景制作,浓缩巴蜀山水特色。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55
整田成园,营圃为艺——
借鉴园艺布景手法,通过农业景观化整治,将林盘腹地田园苗圃塑造成可观、可游、可业的林盘田园场景;将林盘外部大田形成规模苗木种植产业。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59
■ 护林成境,化景为憩
——保护林盘生态林木,构建四季有景的多样化、多功能、高弹性、层次丰富的生态系统;对沙沟河河岸杂乱林木实施通廊化、景观化整治提升。
■ 理水成脉,润岸为观
——尊重顺应沙沟河自然流向,营造生态驳岸亲水场景,与林下通廊共同形成游览游憩的舒适空间。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64
二、做美林盘形态
改院成诗,美居为享
优化形成林盘新社会结构融合后的可持续布局。林盘社会结构重新组建,原住民与新村民构成全新的邻里关系;充分尊重新、老村民意愿,实现林盘主体多元利益的平衡共荣;合理规划功能复合的院落组团布局,形成多方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借鉴川派盆景代表布陈理念,通过融合“代入、吸引、留白、点睛”艺术展现手法,形成“启、承、转、合” 四区特色空间结构,赋予林盘节点精神内涵。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69
对于民居建筑进行风貌修复,保留并加固原有建筑结构,还原川西民居素雅精致的建筑风貌,使得整体村落环境和谐统一并富有变化。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71
民居建筑改造提升效果图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73
民居建筑改造提升效果图
三、传承林盘仪态
保真成文,融新为扬
深挖川派盆景文化精髓,赋予林盘“咫尺藏千寻”艺术精神意境,浓缩自然景观立体艺术形象,表达审美理想与艺术情感。
借鉴川派盆景代表布陈理念,形成“启、承、转、合”四区特色空间结构。“启、承、转、合”空间结构通过代入、吸引、留白、点睛,融入艺术展现手法,赋予林盘节点精神内涵。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79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80
四、激活林盘业态
植业成源,赋能为创
连绿成廊,细网为游
植业成源,赋能为创
通过提炼川派盆景体验业态,将盆景栽植制作与艺术文创相融合,构建“文艺+植创”主题,打造乡村植创基地。加强盆景及相关艺术的交流互动。
丰富林盘服务业态,植入美食餐饮、酒店住宿、观光游憩等功能,结合“咫川见世界、咫卷展心图”精神意境,植入特色三产业态。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88
■连绿成廊,细网为游
乘势利导,筑瓮成涧打造画卷长廊。
缝织邻里,串联成网打造咫尺小巷。
连圃接园,四季有景打造园艺小径。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93
五、营造林盘活态
林间长廊,产居相融
一条画卷长廊,串联生活场景。
为外来游人设置一条隐匿于绿林与溪流之间的行走路径,串联起林盘居民的生活需求空间及未来的文化产业展示孵化空间。在这条全新的林盘展示面上,游客的生活场景与居民的生活场景交相呼应,不分原住者、不分外来者,有的只是共同创建画卷般美好生活的愿景。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98
六、保障林盘稳态
特色运营,多方合作
因地制宜,构建“多农运营+多艺运营+共享运营”特色运营模式。
多农运营:以“农教+农旅+农创”为开发思路,借由自主经营、招商引资、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将旅游产品、酒店项目、配套服务等与农业进行有机融合开发。
多艺运营:与川派盆景艺术家合作,建立乡村艺创工作室,打造乡村艺术传习馆;吸引都市艺术爱好者交流学习创作,通过艺术引导与改造,创建特色乡村艺术公园。
共享运营:通过共享田园、共享农庄、共享艺术、共享服务和共享交通,实现农产品、休闲设施、艺创空间、节事活动和交通服务等生产生活的共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游客享受安全生态的田园生活,也让当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推动农、教、旅、创深度融合。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105
同时,在参与主体方面实行政府+平台+企业+农村合作社的形式。
川西林盘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乡村复兴之路丨中国成都丨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107
04结语
成都围绕公园城市核心理念,依照传统川西林盘“田、林、水、院”空间格局,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整治,通过植入现代功能业态,塑造了“中国川西林盘聚落”,不仅再现了美不胜收的川西田园风光,有效盘活了丰厚绿色的生态资源,还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全面复苏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川西林盘也成为成都展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一张靓丽名片。
编辑/排版:办公室
来源: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