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英文名称:Zheji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public venues
位置:浙江
设计公司:gad绿城设计
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建设在杭州转塘、望江山麓,由大剧院和音乐厅两座建筑联体构成,特殊的形式语言、以及与外界联系密切的功能定位使其自然地承担起学校的东大门的重要职责。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需要在并不大的组团用地内解决一个包括1200座剧场、800座音乐厅、300座练习厅、400座imax影厅及多个中小影厅、更有多个不同尺度规模的中型表演厅、排练厅的复杂功能群组。面对有限的用地范围,向下掩埋或水平分散的设计语言均无法同时满足全部的功能要求,在多种策略比较后,设计师最终选择了归类分组、垂直叠置的方式来组织这些不同功能,并为校园的东入口留出充裕的前场人流集散空间。为了消解建筑的体量,建筑师从视觉上将建筑分为三段:从地面生长而起的台基、中段开放的公共空间、以及上段连续的漂浮乐章。
被火山石包裹的基座容纳着各类设备与辅助功能空间,并通过大台阶与前场地面融合在一起。中段的开敞空间由前厅、交通空间所组成,被玻璃幕墙和纵向百叶所覆盖的表皮也顺应其公共特质,从视野上向外部打开。上段的空间容纳着各类演艺功能空间和办公场所,由30道白色百叶和背衬穿孔板所构成的复合流动表皮将这些空间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漂浮乐章”之中。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需要在并不大的组团用地内解决一个包括1200座剧场、800座音乐厅、300座练习厅、400座imax影厅及多个中小影厅、更有多个不同尺度规模的中型表演厅、排练厅的复杂功能群组。面对有限的用地范围,向下掩埋或水平分散的设计语言均无法同时满足全部的功能要求,在多种策略比较后,设计师最终选择了归类分组、垂直叠置的方式来组织这些不同功能,并为校园的东入口留出充裕的前场人流集散空间。
为了消解建筑的体量,建筑师从视觉上将建筑分为三段:从地面生长而起的台基、中段开放的公共空间、以及上段连续的漂浮乐章。被火山石包裹的基座容纳着各类设备与辅助功能空间,并通过大台阶与前场地面融合在一起。中段的开敞空间由前厅、交通空间所组成,被玻璃幕墙和纵向百叶所覆盖的表皮也顺应其公共特质,从视野上向外部打开。上段的空间容纳着各类演艺功能空间和办公场所,由30道白色百叶和背衬穿孔板所构成的复合流动表皮将这些空间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漂浮乐章”之中。室内的处理延续了建筑外部的整体性,空间成为了室内营造的核心,在内置盒子体量的表面则通过混凝土、grc、钢、木材等材质的应用和对比,试图传达出符合艺术院校对外窗口氛围的戏剧化空间。
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外部实景图
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外部夜景实景图
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内部实景图
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平面图
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场馆群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