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时差影像
我们尝试改变校园建筑功能割裂单一、缺少开放精神的现状,强调混合型交往空间的植入,创造一种学习与自然、与生活相互有机融合的环境,为学生们的丰富的校园生活提供更深刻、更人性化、更温馨的空间载体。
感谢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踏勘与反思
2018 年初,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准备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希望通过此次建设填补校园重点学科实验实训设施的不足。设计团队第一次进入校园踏勘现场,发现这所高校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如今只剩最后一块建设用地。校园整体遵循了效率至上的功能主义布局原则,约 1900 余亩的校园被清晰地划分为南侧的教学科研组团和北侧的生活运动组团,两功能组团共享中心的校园核心景观。对于南侧的教学组团也有突出的大规模现代校园的典型特征,通过封闭院落形成一个个围合的教学单元有序地排列在南北轴线的两侧,配合尺度宏大的前区广场,共同构成校园入口的仪式空间。
项目外观
时差影像
我们此次的项目基地位于教学轴线组团西侧,是一块脱离了南北轴线控制,并能够兼顾校园、城市双重空间界面的特殊场地。由此我们萌生出尝试以本次建设为契机,让校园建筑以开放姿态面对城市与校园的构思,以回应反思当下封闭无趣的校园空间。同时,环顾长清大学城的建设,作为城市知识高地,本应与城市开放发展互为因果,相伴而生,不同学校间,在公共设施、人力资源及教育功能等方面实现大范围融合和共享。但因各校区的建设模式、办校管理方式的差异,导致各校区被城市道路分隔为封闭的诸侯一方,校园与城市,校园与校园之间更无开放融合,教育、科技、经济之间良性交融机制也难以有效建立。伴随着这些遗憾,也带着更多的期待我们去重新审视当下的校园建设,重新认识这块场地及周边城市环境。让本次实践项目以积极状态织补起校园空间界面,并尝试与城市及环境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成为团队的设计共识。
鸟瞰时差影像线索与回应项目场地周边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西南侧为景观河道,东北侧为校园绿化山体,将两处景观串联是设计的第一直觉。通过现场踏勘,发现站在场地之中,沿着我们预设的景观视廊再向东北方向,还能望见更远处的一处自然山体。于是便有了将远景借入校园之内,形成城市——校园河道——项目场地——中心景观——远处山体的视线通廊的立意。
基地周边环境
时差影像
基地分析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后来,我们经过翻阅资料得知,此山名叫北大山,是著名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先生于 1931 年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触山罹难之处,不禁对此山此景所承载的人文记忆所感动,更加坚定了通过视线向其致敬的创作意愿。由此,建筑形态被景观视廊切分为两部分,通廊之间形成了可穿越的公共空间,通廊之上又通过空中教学会客厅进行联通,使得两个切分的形体产生联系,形成一个完整构图。实用空间与虚空空间(景观空间)严密的图底关系,共同组成独特的场域空间。
设计生成。被划分的南北两个体量刚好契合了重点实验、实训教学两部分的主要建筑功能。南北联系的 24m 跨度的空中连廊也成为独特体验的空中路演空间,连廊建立起多维立体的活动空间。在这里,向东望得见山,向西看得见水,是观赏校园景观的最佳视角。
总体鸟瞰 时差影像
透过建筑之间的空隙看向北大山时差影像界面与表情。考虑到校园整体风貌和建筑界面的统筹,项目的形态走势与校园其他主体教学建筑保持一致,都以东西向水平展开,同时延续了校园整体现代简洁明快的浅色色彩风格。立面的设计上,也尽可能回归简洁、实用,每个立面都反应其内部的功能特性。
简洁明快的建筑体量时差影像因为场地西侧临近校园西大门,建筑南侧界面选择适当后退,在面向西入口主干路的方向让建筑南侧界面与东侧的公共教学楼围合形成较为开放舒适的前区广场。南立面匀质开窗形成秩序感,景窗的植入与校园南入口形成互动。
西侧立面,适当后退
时差影像
建筑南立面与前区广场
时差影像
西侧立面考虑城市景观需求,界面处理较为完整,强调体块感与雕塑感的形态塑造。
北侧由于面对的是学生宿舍,因此北立面相对轻松匀质实体开窗反应功能存在的合理性。
东立面面对校园中心景观,界面处理更加灵动,水平分段处理强调悬浮水平之感,巨型景窗建立室内外的积极对话。
中心切开后的形体界面具备了空间的张力,水平轻盈的线条强调空间的指向与延展,内虚外实的表皮包裹更加强化型体切合的存在感。
东侧立面设置巨型景窗。时差影像,空间与渗透。通过建筑体量的大胆切割和空间渗透,是建筑师让建筑环境的调控回归设计自主性的尝试。开放绿谷的走向与济南夏季、过渡季主导风向相契合,让学生更多地拥抱阳光、风,还有阴影下的凉意。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建筑物本身对空调的过度依赖,反而催生了一个更加自然、开放的学习场所,而非在传统意义上的集中、围合、高能耗的单体建筑物。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的多孔性,设计中将建筑底层部分抬高架空以实现空气对流,植入庭院为空间的通透性创造可能。此外,为景观最大程度地纳入建筑的空间布局当中,朝向景观的不同界面分别嵌入取景容器,学生可以临窗驻足,思考凝望,打破了建筑与风景的界限,让自然渗透进来。
底层部分架高实现空气对流
时差影像
建筑采用上下叠加的方式组织不同开放性的功能空间。二层平台之上漂浮的盒子来承担教学、实验空间,给予主体教学活动安静、温暖、具有场所感的空间载体;平台下部的开放场所结合架空、悬挑、渗透、围合等方式,创造了收放有致的半室外空间体系,形成可供穿梭行走的自由空间,激发交流的广场、适于休憩阅读的户外大台阶、多义性的功能厅和活动室在游走路径上穿插,为师生提供更多在场所中探索的可能。通过提供这一系列的非正式教学空间场所,试图激发师生间相互交流的契机,打造一个规范标准之上的活力校园。
庭院
时差影像
连廊内的公共空间
时差影像
走廊与中庭
时差影像
结语
在项目中,我们体会到人类的建造其实与面向环境并不冲突,反之建筑可以成为纽带,协调每一种需求在环境中的作用。我们尝试改变校园建筑功能割裂单一、缺少开放精神的现状,强调混合型交往空间的植入,创造一种学习与自然、与生活相互有机融合的环境,为学生们的丰富的校园生活提供更深刻、更人性化、更温馨的空间载体。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层平面图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立面图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剖面图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齐鲁工业大学轻工实验实训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方: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21 年 3 月
主持建筑师:郭立强
方案设计:郭立强、于塔娜、邵旭、刘琳
建筑专业:林晓云、王洋
结构专业:罗桂鑫、张星灿
暖通、给排水专业:孔娜、王汉斌、吕梦茵
电气专业:董元航
项目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 齐鲁工业大学校园中部
建筑面积:50363㎡
摄影版权:时差影像
客户:齐鲁工业大学
主要使用材料:白色陶板、深灰色玻璃幕墙、锈钢材
小号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