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消隐于环境之中的林涧艺术馆
如果建筑物像土地那样,会怎样呢?我们知道土地是无法割裂的,它绵延不绝地向四周延伸,就土地来说,大小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没有人会感叹土地之大。于是,建筑物基本特性中的大而直观这一特性就不存在了。我们了解的所谓规模在这里不过像散落在地上的花瓣,或是滚落在地上的小石子那样,毫不起眼。建筑物的大小可以与散落地上的花瓣或小石子相提并论。而花瓣也好、小石子也好,对我们来说都是赏心悦目的东西。关于建筑物及建筑规模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用这种方式重新进行思考?
——《负建筑》隈研吾
被博爱湖环抱的半岛
项目位于佛山市博爱湖畔,湖面环绕形成半岛。如何不破坏原有环湖景观形态又能获得最大的观湖界面成为设计思考的重要命题。
经过对场地多次的勘测,图纸中的反复推敲,最终将主体建筑放置在湖畔坡地高点处,紧接公园内的观景平台。
总平面图
「消失」的建筑
建筑的“消失“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消失或者看不见,而是摆脱城市建筑拔地而起的惯性,变成环境的一部分并服务于场地。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自然中的建筑不是大范围开山动土,而是仿佛从环境中生长出来。
设计草图——散落的隐形盒子
“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林语堂
设计草图
隐匿的建筑
「消失」的边界
丨场与物的分割
建筑物即利用实体边界划分内外空间后形成的物体。而环境是承托这个物体的基底。物体与基底的明确区分,是对内外空间的绝对割裂。消除这种割裂感,摒弃“场”与“物”的界定,模糊基底与筑体的关系是设计中的重点。
设计草图
登高一长望
秋风入庭树
日映西陵松柏枝
丨泛空间的情境渗透
泛空间是建筑内与外环境最为紧密连接的部分,它最能触动使用者产生情感触动及情绪变化。
设计手稿——《室内视线分析》
消失的室内室外边界
利用柱廊、檐下亦或门廊等不同空间场景的自然过渡,打破边界形成的桎梏。顺应地表肌理,择地而筑,保持空间连续性,从内到外再到内的无缝过渡,延续场地原有的情境塑造。
设计手稿——《泛空间视线分析》
最好的框景就是景的本身。
丨建筑边界的负值
用数学正负值区分建筑边界的作用,正值可理解为边界对外界的隔绝值,负值是对外部环境引入值,引入的越多,边界的存在感越低。
主墙面采用无缝的超白玻璃,配合无胶化的构造做法,使整体观湖界面极致通透。
无肋无框无胶的构造做法。柱廊处大跨度的无柱空间,利用无边界玻璃栏杆打造开放界面。顶板在满足遮风挡雨的功能下,最大限度地削弱其自身的存在感。
超超宽屏的取景框丨“增现”的场景假如生活是一部电影,建筑与环境就是叙述故事的主要场景。场景的塑造,氛围的渲染是人物情感代入的基础。
树影参差落晚窗
夜树风韵清。人与环境的互动衍生出情境联想,而建筑引导这种联想。
花明月黯飞轻雾丨“增现”的定格
分镜场景的塑造依托于故事,建筑中的定格来源于环境赋予的意境。建筑中需要创造出记忆点,但又不在环境中显得突兀。
仰视乔木皆参天。运用场景中原有的落脚点,把故事线安插其中,建筑本身成为的大场景的服务者。
设计手绘
林间舞台
项目以谦卑的姿态,将建筑融合于环境中。呈现环境与建筑一体的自然场景,以减少建筑边界给予使用者更多积极正向的生态交互空间。
项目档案
开发企业:越秀地产大湾区西部区域公司
建筑设计:PTA 上海柏涛
设计团队:第二事业部 & 广州事业部
设计主创:陈希,陈绍涛
团队成员:周煜博,樊兆丰,郑霖凯,钟国业,彭秋静,李浩
景观设计: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园林景观事业部
室内设计:广州市尺道室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施 工 图: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中国·广东·佛山
用地面积:3000㎡
建筑面积:800㎡
设计时间:2022 年 3 月
开放时间:2022 年 8 月
建筑摄影:ACF、超越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