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成都天府生物产业孵化园——生物城文化中心”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国际生物产业起步区内东南角,总建筑面积18163.59平方米。南临深圳北路及永安水库,东距剑南大道约一公里,西临双黄路。天府国际生物产业孵化园区是集研发,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孵化产业办公园区,与高新南区、新川科技园、秦皇寺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在功能上互补共同构建起天府新区的“产业之钻”,承载着成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任。
△ 总平面图
△ 项目区位
CSWADI
设计特点
城市地标 产业名片
本案位于园区起步区的门户位置,并且作为整个园区的展示载体,需要良好的昭示性。在建筑形态的设计上,采用v字型的剖面形式,外墙与地面夹胶为52度,形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斜面悬挑感。结合功能设置,平面轮廓从下至上层层放大,形成生物城专属的形象符号。
结合地形 共享景观
设计充分利用场地东西侧6m高差,采用东西两侧多标高入口,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减少场地土方量,西侧可眺望园区利用坡地打造的景观绿谷。并通过南侧下穿通道将景观系统连接至永安湖生态公园,形成闭合的生态景观环与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的融合。
△ 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与城市景观共融、共生
参数设计 灵动表皮
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为双层表皮,内侧为玻璃幕墙,满足内部空间界面的一致性;外侧为陶棍幕墙,整体质感与园区协调;根据景观面视觉通透度的需求,陶棍幕墙利用参数化设计对陶棍的排列设计,通过角度渐变扭转、间距渐变,形成灵动变化的表皮。
功能复合 空间集约
生物城文化中心主要承担整个园区的文化交流、园区展示、会议接待、商务交流、餐饮办公以及停车;在有限的规模及用地空间下要形成高度复合的综合体,通过设置多标高入口,交通体分设等手法将各种流线合理组织,形成良好的使用体验。
△ 各层功能平面图
△ 局部室内效果图
绿色高效 环保低碳
通过对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过渡季全自然通风换气。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有效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有效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增加人们的舒适度感受。
建筑自体遮阳以及外立面出挑800mm、间隔300mm的陶棍固定外遮阳,配合室内高反射窗帘,实现可控遮阳效果,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
通过采用透光性较好中空玻璃、光导管、下沉庭院等被动彩光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效果,主要功能房间在白天均采用自然光线局部。
噪声源模拟总平面规划注意噪声源与噪声敏感房间的合理布局,通过对建筑朝向、定位及开口的布置,减弱所受外部环境噪声的影响。
自遮阳外立面设计建筑布局与主导风向相适应,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以及室内的自然通风。
装配设计 快速建造
结合建筑形体采用钢结构、预制组装
结合建筑形体需求,通过随外立面倾斜的斜柱来实现外立面大倾角,设置柱间钢支撑改善结构的抗侧及抗扭转能力。
在局部大悬挑(悬挑长度26m)位置,采用斜放双层通高钢桁架结构,实现结构构件与建筑需求相协调,获得良好的立面效果。梁柱节点采用外环板连接,斜柱与直柱及环板相贯,受力简洁,施工便利。
专业协同 精准设计
倾斜的建筑形态需要结构与建筑形式的高度协调统一,对整个设计过程的结构专业与建筑专业以相当高的协作性完成设计;在建筑总高度具有限制的前提下,为满足多功能复合的空间需求,全专业精确配合,尽量缩减结构厚度,优化设备管线高度及走线路径,提高设计施工完成度。
技术图纸
DRAWINGS
△ 负一层平面图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三层平面图
△ 屋顶层平面图
△ 剖面图
△ 立面图
主要设计主要设计人员 人员
主要设计人员
建筑:郑勇 陈荣锋 杨文卓 塔战洋 李燕 罗军 黄文博
结构:蒋朝志 孙尧州
给排水:胡永基 靳冲
电气:许嘉宏 关怀 何劼 何乐婷
暖通:杨珂 钱媛 白映荷
幕墙:殷兵利
建筑技术:李欣洧 王皎 南艳丽 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