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

2022/05/27 19:00: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正值初夏时节
走进渝中黄沙溪段
放眼望去 一片绿色
碧绿的草坪、舒适的江风
让人神清气爽,好不安逸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5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6
渝中区黄沙溪段是“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十大公共空间重要项目之一,起于菜园坝片区龙家湾隧道,止于九龙坡区区界,岸线全长2公里。项目以“重回长江”为主题,通过重塑滨江生态多样性,加强与腹地的联系,挖掘文化内涵,提升黄沙溪段滨水品质,打造市民休闲、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滨江带。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8
领导视察现场
消落带的治理是重庆滨江的难点,目前完成的首期工程,聚焦于对2公里长的消落带的生态恢复整治,成功地变裸露江滩为绿色草滩。消落带的成功治理为二期的市民休闲与旅游观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改造前现场照片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12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13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14
主要议题:
渝中区黄沙溪段紧邻菜园坝,高差非常大,人流可达性不足。同时受地形限制,缺乏连续的人行步道,缺乏滨江休闲区域。排水渠裸露在地面,桥下空间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山体资源未能融入到山水景观中。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17
设计平面图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19
效果图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21
效果图
设计理念:
本区段设计以“重回长江”为核心理念,以“漫步山城径,悠然水畔道”为愿景,
打造一条连接山城步道和滨水绿道,独具特色的游线。
设计策略:
基于季节性水位变化构建立体弹性的步道系统,185活力道,175亲水道,170弹性道分别应对不同水位变化;将城市腹地与滨江空间进行缝合,设计2公里的山城步道,将山城步道与滨水绿道进行无缝联系;利用桥下灰空间打造休闲场所。
改造后现场照片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29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30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31
渝中区黄沙溪段2020年开工建设,2022年初已经初步完成了对消落带的整治,针对在汛期容易被洪水淹没的区域,基于原有滩地生境本底,采用耐水的适宜消落区生长的植物进行修复。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贯通了175标高亲水步道、和部分185标高活力步道,同时完成了400M挡墙外立面的垂直绿化。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33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34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35
消落带治理:提升原生优势物种,让自然做功
黄沙溪消落带具有重庆消落带的典型特征,此段地形为河漫滩和浅丘陵,原生生境在海拔163m以下为鹅卵石、淤积泥沙,有零星低草,覆盖率小于10%;海拔163~170m为壤土生境,有高草、低草草丛,包括卡开卢、狗牙根、水蓼、水萝卜等,覆盖率大于85%;海拔170m以上为壤土,由构树、狗牙根、葎草等构成乔草群落,覆盖率大于90%。
治理中首先对原生优势物种进行了保留和扩植,对葎草,鬼针草等入侵物种进行了清除,结合缓坡地形和不同的土壤条件,补种远东芨芨草,紫露草,细叶芒,矮蒲苇等草本及灌木,增强植物多样性,治理工作卓有成效。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39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40
以“季节性使用”为核心设计理念,构建基于季节性水位变化立体式的公共空间体系。对该段洪水位统计得到的数据,巧用场地高差,打造分段式的弹性亲水空间,设计了基于不同高差的公共活动与生态体系。基于“重回长江”核心理念,
利用大面积的植物景观带打造绿色亲民空间,弱化生硬混凝土部分,让人与环境自然衔接,真正的融入大自然美丽的生态环境中。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43
重庆“两江四岸”黄沙溪消落带治理丨中国重庆-44
“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黄沙溪段已初显成效,并已对市民开放,大片原生态的长江江滩,亲水的步道,宜人的环境受到江北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也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未来黄沙溪段还将贯通185活力道,同时进一步联通腹地,联通滨江路内侧的山体,构建滨水步道和山城步道的一体化体系,将重庆两大名片展现给市民和游客。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