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这里是与时间对抗的琥珀,尤其在冬天的阳光下,那是一种独特的暖意。每一个沐浴在那暖黄下的人都时常眺望余震,也许从未经历,却生活在其中。
此次展出了艺术家孙逸文、张文智、郑维的作品,同时也邀请到沈阳本地的呐喊书店、仙境俱乐部、Manchufeierzi 乐队参与。作品在空间中找寻自己的场域,文字穿梭留下痕迹,以最直接的方式诉说光怪陆离的生活。
空间营造了一个无形之人生活过的痕迹,一个精心布置,却并不构成生活的场所,荒诞且合乎情理。也许这就是一种余震的体现,一个缩影空间,蕴含着与自己对抗的情绪,合理中泛着不安。舞台上绚烂的角色,映射着生活中的每一个平淡的人,我们都生活着相似的每一天,也在冬日呼吸出同样的哈气。
仙境俱乐部 | XIANJINGJULEBU
《庙》
|尺寸可变
|单频道影像、丙烯、综合材料
最近几年去过几次潮汕闽南,惊异于当地各种庙宇的密度,庙宇在当地决非景点,而是没有门禁的日常,还以为是当地特有文化的体现。当翻到清末民初盛京(奉天)地图时,发现沈阳内外城曾经也有如此高的庙宇密度,后来消失了。也许是在追求曾经的特殊性(例如,遍地整齐的楼房)中丢弃了之前的普遍性?当这种特殊性也不再特殊时,之前遗失的神明是否会再次浮现?和神明当年一起消失的位于神人之间的,不为人间权力所规划的那部分日常生活,能否和神明一起回来?
Manchufeierzi 乐队 | MANCHUFEIERZI
《The temple》|
音频|
以接力录音的方式完成了这次的作品
张文智 |WENZHI ZHANG
《鲨化虎》 《闭塞队人鱼》|
创作年份:2019 |
画芯尺寸:H139x72cm |
材质:纸本水墨
达里尼,达里尼。南山下,渤海滨。铁浪铅涛打石礁,东洋鲛人锁沉锚。从此一梦枕铁河,枭鸟叼走衮龙袍。硝火沸海煮鲸骨,黑龙化鲇破闼门。鲸脂点燃老虎尾,海上灯火笑游魂。
郑维|WEI ZHENG
《众生》|尺寸不详|磁铁、金属|雕塑
我很喜欢磁石碎渣具有的这种微弱并持久的力。这种力的特质类似于每个生命个体的力量。我把它们吸附在我已经翻制成铁的日常小摆件(机器猫,大白,美人鱼,济公,佛陀,小恐龙,小青蛙等)上,可爱甜美被沉重暗黑所覆盖。由此构成了一种核爆般的末日景象。
孙逸文 |YIWEN SUN
《雪融化了北方》《森中有林》|
创作年份:2021 |
尺寸:60x50cm 50x60cm 100x100cm |
材质:布面油画/布面丙烯、油画棒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尺才可变|
油彩、啤酒、玻璃、金属|
创作年份:2022
沈阳人爱喝酒,且能喝酒。踩箱吹瓶,千杯不倒。曾有人统计过沈阳人每天可消耗掉约 274 万瓶啤酒,按老雪的容量来算,每人每天平均喝下约 171 毫升啤酒。如此看,该统计可能有些保守。豪饮的背后,沈阳人更痴迷的是由酒精升腾而来的情感流动——大哥们互握肉手,十指紧扣,语重心长地对当下社会武力值交换意见;躁动小伙为情所困,始终整不明白胸肌为何败给肚腩,阿珍为何爱上阿强;老登们的手已被烟屁股烫到微红,脑中在想“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酒是法师。他深谙人类情感,以醉为诱,穿越时空,将往昔召唤眼前。我上大学后就离开了沈阳,现在很少回家。每年北京刚入冬的时候,空气里会飘着淡淡的烧煤的味道(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错觉),我会把这种混杂着煤炭味的冰冷空气吸入鼻腔,任由其粗暴地撕裂鼻腔的黏膜,些许地痛感之后,家乡的味道在身体里短暂停留。沈阳对我来说是记忆的琥珀,感谢沈阳的酒,让我有机会将琥珀随身携带。借此,我用艺术家的方式对一箱雪花啤酒进行了创作,为其绘制上三种我的沈阳记忆符号——雪、松树以及味道。如果你喜欢这瓶酒,那么你可以带走它。作为交换,我希望你能留下来一段属于你的沈阳故事,它可以是一篇短文、一句诗、一段语音,或者,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形式。另外,酒拿走后我希望你能喝掉它(当然现场吹掉也很好),浪费粮食不可取。愿上苍保佑每个喝多的人。
新宾方言民俗|XINBINFANGYAN
《东北生肖谚语系列》|
创作年份:2022 |
尺寸:可变|
材质:布面打印
互动方式:用十二生肖方块填补作品上的空白
《地图上的方言》|
创作年份:2022 |
尺寸可变|
材质:布面打印
互动问题:在你的家乡,铁子是指代“小三”还是“特别好的朋友“?“小三”请使用黑色贴纸“朋友”请使用灰色贴纸
《生僻字》|
创作年份:2022 |
尺寸:可变|
材质:纸板打印,线
出品人简介
孙逸文
1991 年生于辽宁沈阳,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美术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专职艺术创作。2013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文学士学位,同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全额资助。201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获艺术学硕士学位。2018 年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2022 年获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资助。曾参加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美育芳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传承展、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靳尚谊基金会青年画家新锐展等重要展览,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辽宁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收藏。
杨梦娇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理论方向博士。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任《艺术学研究》杂志编辑。从事 20 世纪中国的视觉文化和艺术史、数字艺术及其理论等方向的研究,并策划当代艺术展览。所著论文、译文散见于《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数码艺术》等期刊、文集。策划《雁过寒潭不留痕——徐冰和他的学生们》《时代与记忆——中国纪实摄影 40 年 40 人》等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