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近日,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The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简称CTBUH)公布了一份“过去50年,最具影响力的50座高层建筑”名单。
△ 从左至
右:乐天世界大厦、利登霍尔大楼、上海中心、世贸中心一号大楼、碎片大厦、AMA广场
高层建筑
早已不再只是少数
资本家的
财富象征
,
而是走向
全球
各个城市
。
建
筑
形式
从
重复的办公大楼
,逐步
向
拥有丰富室内外空间
、各式
立面材料的“
垂直城
市
”
转化。
国际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分别登场又离开,如今
参数化与
文脉主义盛行
,环境可持续性与建筑的文化经济寿命受到重视……高层建筑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线性进程,而是复合式发展。对过去50年的回顾将激励我们走向下一个50年。
以下为CTBUH评出的
过
去
5
0
年
最具影响力
的50
座高层建
筑
(排名不分先后):
1.
One Central Park
设计:Ateliers Jean Nouvel,Urbis Pty Ltd,PTW Architects
2014,澳大利亚悉尼
日光反射装置通过悬臂结构从较高的楼中挑出,使两楼中间的阴影区域被照亮,也形成独特的建筑外形。
△ ©Murray Fredericks
△ ©Simon Wood
△ ©
Murray Fredericks
2.
世贸中心一号大楼
设计:SOM
2014,美国纽约
该建筑现为纽约最高建筑,取代纽约“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贸中心。建筑高度、比例、顶部天线和看起来像被刀削过的外观,都将唤起人们对它取代的建筑的回忆。
△ ©James Ewing
3. 台北101
设计:李祖原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2004,中国台北
该建筑于2004年至2010年间为世界最高建筑。建筑应用了
低流明灯具、
定制照明
控制系统
和智能能源
管理控制系统。
△
图源:wiki
△ ©Flickr user Chris
4.
威利斯大厦(曾用名:西尔斯大厦)
设计:SOM
1974,美国芝加哥
该建筑是1974—1998年间的世界最高建筑,其管束结构影响了包括哈利法塔在内的许多后来的超高层建筑。
△ 图源:wiki
△ 图源网络
5.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设计:WOHA Architects
2013,新加坡
该建筑花园平台从稻田等地形景观中汲取灵感,总绿化面积是建筑占地面积的215%。这表明,即使城市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绿色空间也未必被牺牲。
△ ©Patrick Bingham Hall
6.
金茂大厦
设计:SO
M,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1999,中国上海
该建筑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造型灵感来自宝塔。建筑上部中庭贯穿塔楼高度的三分之一。
△ ©T
im Griffth
△ 图源网络
△ ©Scott Swigart
7. 当代万国城
设计:
Steven Holl Architects,北京首都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9,中国北京
该建筑群共有9座塔楼,以8个空中通道相连,形成一个立体的综合性社区。
△
图源
8.
4 Times Square(曾用名:Condé Nast Building)
设计:
Fox & Fowle
1999,美国纽约
建筑竣工时被誉为世界上最绿色的高层建筑。建筑运用了燃气式吸收制冷机,以及
高性能的隔热和遮阳幕墙。建筑下方为纽约时代广场。
△ 图源:wiki
△ ©Stuart Axe
△ ©DURST ORGANIZATION
9.
圣玛莉艾克斯30号大楼
设计:
Foster + Partners
2004,英国伦敦
建筑因其外观而被
为“小黄瓜”。它的建造象征着伦敦新一波高楼热的兴起。
△ ©Aurelien Guichard
△ 图源网络
10.
333 Wacker Drive
设计:KPF
,Perkins + Will
1983,美国芝加哥
建筑在面对芝加哥河的一侧具有弯曲的绿色玻璃幕墙,可倒映天空的云彩与
水面的波光。
△ ©Duane Schermerhorn
11.
麦迪逊大道550号(曾用名:AT&T大楼、索尼大厦)
设计:
Johnson/Buigee Architects
1983,美国纽约
该项目为菲利普·约翰逊的代表作,也是后现代主义高层建筑的经典作品。
△ 图源:wiki
△ ©
Alex Fradkin
△ ©
Max Touhey
12.
601 Lexington(前花旗集团中心)
设计:Stubbins Associates,Emery Roth & Sons
1977,美国纽约
该建筑是美国第一座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建筑。其特色鲜明的45度屋顶最初打算作为公寓露台使用,后来因为屋顶位置不利于太阳能电池板收集阳光而作罢。
△ ©N
a
thaniel Lindsey
△ ©
Max Touhey
△ ©Norman McGrath
13.
北密歇根大道875号(曾用名:约翰·汉考克中心)
设计:SOM
1969,美国芝加哥
该建筑表面以坚固的X型骨架支撑,增加了建筑内部平面可灵活使用的面积。
△ ©Shutterstock
△ ©
Madison Rhoades
△ 图源网络
14. 哈利法塔
设计:SOM,Hyder Consulting
2010,阿联酋迪拜
该建筑是目前全球最高建筑,高达829.8米,重新定义了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工程的可能性。
△
图源网络
△
15.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设计:OMA,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2,中国北京
建筑呈一个折形的环状,其悬臂长度达到了75米。建筑表面的斜交状结构在较大的应力区域变得较密,而在需要较少支撑的区域则变得较松散。
△ ©Philippe Ruault
△ 图源:wiki
16. Al Bahar 塔
设计:
Aedas UK,Diar Consult
2012,阿联酋阿布扎比
建筑立面可开合的伞状元件可应对太阳辐射。该设计受到
阿拉伯
传统建筑木格屏风的启发。
△ ©Aeda
s
△ 图源网络
17. AMA广场(曾用名:IBM广场)
设计:
C.F. Murphy Associates,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972,美国芝加哥
该建筑为
国际风格建筑
的经典之作,展现了密斯严谨的建构逻辑。
△ ©Peter J. Sieger
△ ©Jeffery Howe
18. 上海中心
设计:Gensler,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015,中国上海
该建筑总高度632米,为中国最高建筑,世界第二高建筑。建筑造型呈螺旋上升的姿态。双层幕墙之间形成高耸的三角形边庭,包含公共空间。
△ ©Gensler/Shen Zhonghai
△
©Blackstation
19.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设计:KPF,Mori Building,Irie Miyake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8,中国上海
建筑主体是一个正方形柱体,两个巨型拱形斜面逐渐向上缩窄于顶端交汇。建筑顶部的方形开洞减小了建筑风压。
△
图源:wiki
△
©Flickr user Wolfgang Staudt
△
20.
湖滨东岸水楼
设计:Studio Gang,Loewenberg Architects
2009,美国芝加哥
该建筑特征为一系列起伏于建筑表面的弧形室外平台。它们兼具观景与遮阳功能。
△
图源网络
21. 布莱街1号
设计:ingenhoven architects,Architectus
2011,澳大利亚悉尼
建筑平面为
椭圆形,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和外部百叶窗。建筑采用了包括污水回收在内的可持续性措施,减少了建筑对城市90%的饮用水需求。
△ ©
ingenhoven architects
△ ©Gareth Edwards
△ ©Sardaka
22.
巴林世贸中心
设计:
Atkins
2008,巴林麦纳麦
该建筑
是世界首座将风力
发电
机
与
建
筑大规
模整
合在一起的摩天大楼
。
两座塔楼由支撑巨型风力发电机的横梁连接。
△
图源网络
32. 美国银行大厦
设计:Cook + Fox Architects,Adamson Associates
2009,美国纽约
建筑在整体设计和细节处体现环保、节能和人性化的理念,获得LEED白金认证。
△
图源:wiki
△
©Ryan Browne
△
©Noel Y. C.
24. 中国银行大厦
设计: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李景勋、雷焕庭建筑师事务所
1990,中国香港
建筑建成时为亚洲最高建筑。建筑外型为棱柱状,就像节节上升的竹笋,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 ©Paul Warchol
△
图源网络
25. 垂直森林
设计:
Boeri Studio
2014,意大利米兰
建筑中有480棵大树、250棵小树、11000棵地被植物、5000棵灌木,相当于1公顷的森林覆盖。
△ ©Kirsten Bucher
△
图源网络
△ 图源:wiki
26.
迪拜帆船酒店
设计:
Atkins
1999,阿联酋迪拜
该建筑为现代迪拜的首批重要地标之一,灵感来自波斯湾的帆船形状。
△
图源网络
27. 商业银行大楼
设计:Foster + Partners
1997,德国法兰克福
该建筑采用综合性生态设计策略,办公楼中设计了多个空中花园。建筑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即使在今天,该建筑仍然是高层建筑可持续性设计的基准。
△
©Ansicht vom Eisernen Steg
△ 图源网络
28.
多哈中心
设计:
Ateliers Jean Nouvel
2012,卡塔尔多哈
该建筑是第一座内置钢筋混凝土交叉柱的摩天大楼,拥有伊斯兰风格的立面图案,可部分遮挡阳光与风沙。
△ 图
源网络
29. 郝斯特大厦
设计:Foster + Partner
s,Adamson Associates
2006,美国纽约
该建筑是纽约在遭受“9·11”袭击后破土动工的第一座摩天大楼
大楼。建筑
由斜肋拱架支撑,
形态棱角分明。
△ 图
△ 图
源网络
△ 图
30. 汇丰银行大厦
设计:Foster + Partners
1985,中国香港
建筑用四组构架支撑,每组构架包含两根桅杆,分别在五个楼层支撑悬吊式桁架。整体结构在立面上特点鲜明。
△ 图
源:wiki
31.
环球贸易广场(ICC)
设计:
KPF,Wong & Ouyang
2010,中国香港
这座混合使用的大厦是九龙站的最后一期开发项目,为香港最高建筑。
△ ©Marcel Lam Photography
32. 怡和大厦
设计:P&T Group
1973,中国香港
该建筑在建成之后的7年中都是亚洲最高建筑。圆形舷窗形的窗户灵感来自城市的航海历史。
△ 图源网络
△ ©Shutterstock
△ 图源:wiki
33.
乐天世界大厦
设计:
KPF,BAUM Architects
2017,韩国首尔
建
筑综合了甲级写字楼、六星级酒店、观景台、零售和娱乐设施,外观采用圆润的锥形造型。
△ ©Lotte Group
△ 图源网络
34. 大都市大厦
设计:Buro Ole Scheeren,Hok Lok Siew Design Co., Ltd
2016,泰国曼谷
该建筑通过消解部分体量的方式,在玻璃幕墙上呈现出像素化效果。
△ ©Hufton + Crow
△ 图源网络
35.
滨海湾金沙酒店
设计:
Moshe Safdie and Associates,Aedas
2010,新加坡
该项目为新加坡滨水区大规模再开发项目的一部分。三座大楼支撑的“空中公园”配备了包括无边泳池在内的各种娱乐设施。
△ 图源网络
36.
Mode学园虫茧大厦
设计:Tange Associates
2008,日本东京
该建筑是一座“垂直校园”,内设有三所不同的学院。三个矩形教室区域围绕核心筒旋转120度,学生可在休息区一览周围的城市景观。
△ ©Koji Horiuchi
37.
国家商业银行
设计:SOM
1983,沙特阿拉伯吉达
该建筑在建成17年后均为沙特阿拉伯最高建筑。建筑采用了中东当地建筑特有的本土技术,外墙引入阳光同时阻挡了热量。
△
©SOM
38. 珠江城大厦
设计:SOM,广州市设计院
2013,中国广州
珠江城大厦是中国首栋
零碳建筑
,亦是现今全球最节能建筑之一。大厦独特的曲线外形可以增加风的速度,有利于其透过风力发电机进行
发电
。
△ ©Tim Griffth
39. 马来西亚国油双子塔
设计:
Cesar Pelli & Associates,Adamson Associates
1998,马来西亚吉隆坡
建筑于1998年至2004年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的称号,提升了吉隆坡、马来西亚和亚洲作为摩天大楼发展创新地区的形象。
△ 图源:wiki
△ ©Flickr user arjandijksma
40. Post Turm
设计:
Murphy/Jahn Architects,Heinle, Wischer und Partner
2002,德国波恩
建筑造型由两个错开的椭圆弧线包裹而成。建筑内部有4个空中花园。
△ 图源:wiki
41. Salesforce大厦
设计: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Kendall/Heaton Associates
2018,美国旧金山
该建筑是旧金山最高建筑,与邻近的新交通中心和公园紧密结合。
△ ©Tim Griffith
△
©
Vittoria Zupicich
42.
利登霍尔大楼
设计:RSHP
2014,英国伦敦
该建筑为世界最高的应用分离式 “巨型钢框架”核心筒的建筑。建筑独特的楔形轮廓意在为城市留出景观视觉通廊。
△ ©British Land/Oxford Properties
△ ©Paul Raftery
43. 劳埃德大厦
设计:
RSHP
1986,英国伦敦
建筑外观暴露了其结构,并大量使用不锈钢、铝材和其他合金材料,使整个建筑像巨型的钢铁机器。
△ 图源:wiki
△ 图源
44. 碎片大厦
设计:RPBW,Adamson Associates
2013,英国伦敦
该建筑为英国最高的建筑,是第一个自上而下建造核心筒的建筑。这项世界首创的技术为工程节省了四个月的工期。
△ 图源网络
△ ©Malcol
m Ch
apman
45. Torre Costanera
设计: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Alemparte, Barreda y Asociados
2014,智利圣地亚哥
该建筑为南美洲最高的建筑,形态特征为略微收分的细长造型和屋顶。
△ 图源:wiki
46.
Torre Reforma
设计:LBR&A Arquitectos
2016,墨西哥墨西哥城
该建筑为一座多功能的无柱建筑。结构上富有表现力的外观与历史建筑和谐共
存。
△ ©Alfonso Merchand
47. Tour First
设计:KPF,SRA Architects
2011,法国库尔贝瓦
该项目是一次对法国首批摩天大楼之一的全面翻新。此次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建筑的环境性能、内部条件和循环系统。
△ ©
Hufton +Crow
48. 泛美金字塔中心
设计:William L. Pereira & Associates
1972,美国旧金山
该建筑向上逐渐变细的方尖碑造型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并避免了建筑附近街道形成过多阴影。
△ ©
Shutter
stock
△ 图源网络
49.
Turning Torso
设计:Santiago Calatrava Architects & Engineers
2005,瑞典马尔默
该建筑是斯堪纳维亚最高的建筑,出现在瑞典公民护照里。
△ ©
Flickr us
er MirkoJungo
△ ©
Flick
r user NCC
△ 图源网络
50. 联邦银行大厦(曾用名:图书馆大楼)
设计: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Ellerbe Becket
1990,美国洛杉矶
由于处在地震带,大厦被设计成可以抵挡里氏8.3级地震的建筑。
△ 图源:wiki
参考资料
[4
]https://en.wikipedia.org
资料收集
/ 崔婧、梁惠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