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日本传统与现代建筑精粹:从关西到濑户内海”
正在招募!
点击上图 查看详情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进入报名页面
“路地”亦可写作“露地”,指建筑物之间没有被屋顶覆盖的狭长道路。在日本,“路地”经过500多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平民社区的不同居住形态。如今,这些诞生于日常生活的丰富空间逐渐被千篇一律的高楼所取代,我们也许有必要重新审视“路地”的价值,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延续和发掘。
小巷永远留存于平民之间,只为他们所理解…...夏夕,这里有在格子门外裸体乘凉的自由。冬夜,这里有坐在被炉前倾听邻家三味线琴音的乐趣。不买报纸,事世间新闻尽可从多嘴多舌的老婆那里详细得知。害喘病的隐者的咳嗽,不必特别打招呼,当会起到夜间防贼的作用。如此小巷就是一部小说的世界…...所有这一切,都永远和这个世界世俗的情感、生活,以及构成这个世界的格子门、阴沟井盖、晒物台、栅栏门和防护栏等家什相互一致。但从这一点看,应该说小巷(“路地”)又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形式和内容相调和的艺术世界。
永井荷风,1914
《晴日木屐》(陈德文译),花城出版社
在永井荷风撰写《晴日木屐》的1910年代,东京的小巷仍然充满着日常生活的琐碎与丰富:人与人,生活与生活,被长屋之间的一缕天空串联起来。
永井在东京漫步时遭遇的小巷,又称“路地”,对他而言,江户时代东京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就隐藏在那里。寻常百姓栖居在一起,空间的局限让人们无意识中将日常生活蔓延至街道,都市生活的丰富与人情由此而生。
“路地”,概念与历史
在深入“路地”的都市形态之前,我们可以从这个空间概念的源头说起。翻开日本通用字典(2016版),会发现关于“路地”的多种释义:
露地,裸露的不被屋顶遮蔽的地面,在下雨时,雨点能够直接打在人们的身上;
路地,露地,小巷;巷子,在房屋之间的小路;
露地,路地,茶道仪式中,与进行仪式相比邻的花园和花园小径 。
这些定义指出了“路地”作为空间概念的多面性。纵然它们所指的是不同背景下的路地空间,但都描述了一种亲密的空间关系,存在于室内与室外,建成与未建成,人或者环境中的行为与它们的背景之间。本文将着重描述第二点,即城市环境下房屋之间的“路地”。
从“江户”到“东京”,随着都市的发展与变化,“路地”也处在不断的变更之中。江户时期,“路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居民区。它们位于商户们聚集的街区——町屋敷,由一道小门定义小聚落中的生活。穿过那门,人们将会见到长屋或者町屋围合而成的狭窄“路地”。生活于其中的人共享着水井、神社、厕所等各种公共设施。这一建筑之间的空地也就成了日常生活的共同空间。
浮世绘画家歌川国直在江户时代古典文学家式亭三马的“滑稽本”《浮世风吕》中,形象描述了“路地”里多样的市井生活。商贩往来,儿童嬉闹,寻常漫步…...“路地”扮演着多样的城市空间角色,是集市,是栖息地,是乐园,也是聚集之所。
△ 浮世绘画家歌川国直描绘的“路地”,出自式亭三马《浮世风吕》
然而,明治维新时期及之后,东京人口急剧增加,“路地”的建筑密度逐渐增大。原先只有一层的长屋变成了两层,独户的房屋被分割成小单元出租。高密度和基础设施的缺乏使“路地”的居住和卫生环境不断恶化,它一度成为贫民窟的象征,城市贫民和工薪阶层纷纷在此聚集。
新的建筑法规出台于“二战”之后。消防、灾难疏散、机动车辆进出等种种考虑使“路地”被持续加宽,商品房和停车空间的需求也使小尺度的长屋不断减少。当初的”路地”生活逐渐在城市舞台上失去踪影,这一状况在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才出现转机。
当东京开始减缓扩张,人们逐渐从市郊迁移回城市的中心,“路地”开始了新一轮“仕绅化”。一方面,这一过程带来的是对原有空间的重组和复兴,使“路地”的原有历史价值得到彰显;另一方面,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却开始出现,譬如生活成本和租金的上涨、弱势原住民的迁离。
至此,“路地”经过了500多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它又是什么样子呢?
△ 《路地的记忆》 ©Amazon
《路地的记忆》由阿久悠赋詞 ,佐藤秀明摄影,用一种怀旧和诗意的笔触描述了分布于今日东京和日本其他城市中的“路地”。书中以四个章节体现了城市形态中的四季以及“路地”在一年中的节律和变化。
△
月岛“路地”住宅区 摄影:佐藤秀明
书中有一张照片,拍摄了位于东京中央区月岛的某个“路地”住宅区。小尺度的房屋沿小巷一字排开,形成了屋宇之间的室外空间。然而,这里的室外却几乎有着室内的亲密和日常。
盆栽、倚靠街角的单车、用于园艺的什物......照片中的细节统统写出了“路地”,它一如百年前江户时代的老样子,不仅是连接、分割城市空间的交通线,更是缝合、过渡不同领域的空间形式。
△ 月岛的“路地”以新的住宅项目为背景 摄影:Thomas Gittel
佐藤在这里描述的不仅仅有物理空间,也有人与人被“路地”赋予的亲密联系。许多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的传统,在“路地”的世界中仍有所保留,其作为空间概念的显著性,同样得到了学者的重视。
1988年出版的《城市和隐含之下的过去》(City with the Hidden Past)由建筑师桢文彦主编,意在通过阅读城市肌理和既有历史向城市学习,其中有多个篇幅提到了“路地”的重要性。
△ 《城市和隐含之下的过去》 ©Amazon
建筑师高谷时彦在书中写道: “路地是缝隙,是余留的空间,它位于人们的居所之间。即使是今天,它们也是模糊边界的所在。
从道路的连接和分割来讨论路地太过简单,作为余留空间,它们跟主要的街道不再一样。
”
建筑师大野秀敏则进一步描述了“余留”空间的特别之处,称“路地”的作用不止于功能和流线——“
格栅内的透出的树木,屋檐下排开的盆栽,二楼悬挂下晾晒的衣物,街景是由所有这些与建筑结合为一体而成的。
”
在“路地”中,整体环境大过单个元素。环境和活动、行为和情感是一致的。这和开篇永井荷风的散文不谋而合,都描述了“浑然一体、形式和内容相调和的艺术世界”。
“路地”,空间概念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路地”呢?
于我而言,最有趣的也许不是这种城市形态本身,而是它所蕴含的概念和逻辑——
“路地”可能为未来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提供某种空间上的启示。
黑川纪章在《城市革命》(Toshi no kakumei)一书中指出了“路地”的重要性:“路地是人们高密度聚居的地方,不同年纪、阶级的人以一种‘共生’ (Symbiosis)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中间地带,公共与私人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重新恢复‘路地’的活力对于未来的日本都市来说是重要的。”
“高密度”“不同年纪和阶级”“共生”“中间地带”
,黑川所强调的特征使“路地”成为日本都市复兴的关键。以他的总结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分析”路地”的生机与活力因何而来。
原因也许取决于四个空间概念:“小尺度”“多样性”“开放性”与“之间地带”。
△ 四个空间概念的示意图,作者绘制
1
.
小尺度
“小尺度”的产生是为了应对既有的城市密度,彼此相对的独立使“路地”更加灵活,能够应对不断的变化以及自我更新。每个单独长屋的主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居住和功能需求重新搭建、布局各自的空间。
“小尺度”同样指“路地”的狭窄,其平均宽度只有2.7米。这样的空间特征使机动车难以进入,确保了空间被行人独有,有效减慢了整个空间的节奏与速度。
如此的尺度,正如美国社会学家Edward Hall所说——使人与人处在合适的社交距离。
“小尺度”迫使人们互相认知、相处,增加了人和人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2.
多样性
前面说到“小尺度”保证了每栋建筑的相对独立性,由此类推,在同样大小的土地上,更多的空间形态将得以发生。在独立的一小片地块上,房屋可以开放或闭合,可以是一层或二层,可以是木制或混凝土建。
物理形态上的“多样性”是社会“多样性”的前提:属于不同族群的人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去运用空间。
然而“多样性”并不足以保证“路地”中人与物的和谐共存,“共生”才是这种城市形态富有活力的关键。它强调“分享”,意味着不同的人能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同样的空间,或在不同的时段使用同一空间。自然而然地 ,“共生”将增加空间为更多人服务的能力。
3.
开放性
随着我们对“路地”的了解逐渐深入,讨论可以扩展到空间形态与城市关系上。
对于城市来说,
“路地”是开放的,室外的空间和室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使自然、风和阳光能够进入,也使人们能够拥有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开放性”同样指“路地”能够和不同的城市元素共存并顺畅连接。人们沿omotedori (主道)转入狭窄的“路地”,通常不会遇到太多阻隔,转折是通过尺度的变化而非墙体、栅栏实现的。
“路地”对于社区内的居民和社区外的过客都保持开放,而“开放性”亦催生了一种归属感。
不过,这样的“开放性”并非没有节制,空间本身会给出一些信号,如入口的设置和盆栽的摆放等等,暗示其归属于城市中较为私密的区域。
4
.
之间地带或“縁侧”(Engawa)
“路地”中延续的室外空间正如数寄屋(一种日本田园式住宅)屋檐下连接室内外的“縁侧”(走廊),处于一片灰色的过渡空间。私人住宅和公共街道直接比邻的好处之一,是人们可以根据时间和需求的不同,将室内的活动延展至室外。如此模糊并不断变化的空间,呼应了佛教影响下日本审美哲学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与此同时,这一空隙也成了连续的人行道路和景观,创造出一种物理、视线和社交层面上的贴近关系,一种人、物和环境之间的亲密感油然而生。反过来,
亲密感也会促进人和非形式空间的互动
,这体现在一系列微小的细节和痕迹上,比如沿“路地”排列的盆栽或屋门口晾晒的衣服。
综上,如果是“小尺度”“多样性”“开放性”与“之间地带”造就了“路地”中的居住环境,那我们能否利用这些概念重构这样的空间?而当我们用以上四种空间概念理解不同尺度的住宅建筑,又会不会产生关于人类住宅的新构想呢?我们可以从妹岛和氏和西泽立卫的两个设计中获得启发。
森山邸,一片社区
抽象解释了“路地”作为空间概念的存在之后,我发现,把概念放到真实的案例当中又会导致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城市形态和它所具有的公共属性需要被运用到“路地”这样的空间?
△
森山邸
©
SANAA
森山邸位于东京市郊大田区的一个传统街区,日常生活的琐碎在这里如常进行。
建筑师在大约290平方米的场地上布置了10个大小不一的白色盒子,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这些盒子彼此独立,部分被租给5个租户,部分由业主森山康夫自用。
设计中,“小尺度”的保留是为了和周遭的环境匹配,形成连续的城市肌理。其中最小的盒子是一个独立洗手间,仅占地1.2x1.8米,而最大的盒子占地也只有5.6x4.0米。森山邸的“小尺度”使盒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此一来,建筑师便能根据住户的需求“自由决定各个独立房间的尺寸和形状”。
△
森山邸
平面图
©
SANAA
“小尺度”使“多样性”成为可能,西泽立卫对此极其重视,他指出,项目执行时“思考和营造多样性是最重要的”。因此,不同的盒子被给予了不同的空间特征:长、宽、高,以及室外的关系。
三层高的盒子有天窗,方形的盒子被半掩在地下,室外空间也连续而丰富:有时是一个闭合的花园,有时如一条巷子。这样的设计使每个用户都能享有专属的室内空间和小花园。
△
森山邸
©
SANAA
物理空间上的“多样性”也使业主和租户们能以不同的方式生活。根据季节和需求的不同,森山可以选择居住在不同的单元或使用全部的空间。由于没有物理意义上的墙进行分割,住户们可以共享生活设施,例如洗手间、餐厅。随着占有空间的住户发生变化,场地中的流线也在不断改变。因此,这一空间拥有了灵活性,能够应对不同的功能和密度。
△
森山邸
©
SANAA
“开放性”意味着场地没有物理的边界。森山邸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对话,与整个城市分享它的绿色和空间。相对于其它城市,东京只有少量的公共空间,因此这个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为整座城市的体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这个项目中,开放性是巧妙而有节制的。植物和入口的安排为整个空间设定了柔软的边界,正如在传统“路地”中肩并肩排开的盆栽。
△
森山邸室内 摄影:
Edmund Sumner
△ 森山邸室外 摄影:Edmund Sumner
岐阜公寓,一座孤岛
如果说森山邸是一次成功的住宅实验,那么“路地”的空间概念是否可以被运用到更大尺度的设计中呢?另外,在大尺度前提下,引入“路地”的高密度及其私人或公共小空间的构成部分又是否必要呢?同样由SANAA设计的岐阜公寓是我们的第二个研究对象。
项目类型属于社会保障房,位于北方町一处住宅区和工业区交接的地块,由矶崎新主持总体规划,SANAA负责设计,高10层,住宅总面积为4706.06平方米。
设计中,“小尺度”的实现是通过将住宅单元分隔成独立、标准化的空间实现的。建筑师妹岛和世指出,岐阜公寓中最基本的单元不是单个公寓,而是一个个房间。这些2.6米宽,4.8米长的房间被分为4种类型:卧室、起居室、传统的日本榻榻米隔间,以及开放空间。单元沿狭长的阳光房一侧(妹岛也称之为“縁侧”空间)一字排开,组成窄长的建筑体量。
△ 岐阜公寓平面图
©
SANAA
“多样性”在这个项目中同样是以“小尺度”为基础。妹岛表示,“这些单元以不同方式组合在一起,因此拥有不同的建筑剖面,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应运而生”。
正如妹岛所说,这一设计有意引入不同大小和类型的单元,以及进入单元的方式,这样一来,住宅才能为不同构成的家庭提供合适的居所。但在该设计中,“路地”空间的“共生”和共享关系并没有得到体现。虽然设计师在住宅中设置了公共的平台,然而,由于平台位于特定单元的入口处,它们的所有权也在某种程度上被“私人化”了。
△ 岐阜公寓 ©SANAA
各个单元、走廊、室外楼梯以及平台的毗邻构成了项目的“开放性”。这一特征保证了充足的阳光和通风,使人在空间中感到舒适。但是,从更大的尺度上考虑,项目和城市的关系却不那么“开放”了。它没有面向公众形成一个社区,也没有对城市敞开。
△ 岐阜公寓 ©SANAA
△ 岐阜公寓 ©SANAA
建筑的“垂直性”是岐阜公寓最主要的问题。设计师虽然引进了从地面一直延伸到顶楼的室外楼梯以抵抗由高度造成的界线,却收效甚微。“垂直性”还是让建筑与周围的城市缺乏连接,变成了一座孤岛。
△ 岐阜公寓 ©AV Monography
“路地”的未来
对于岐阜公寓这样地处市郊且没有丰富城市肌理的新住宅项目,我们是否有可能将大体量分散,创造出更加灵活的居住形式?而对于像月岛或森山邸那样已有丰富肌理的社区环境,我们又是否可能在原有的城市结构上做出改变、注入活力,从而创造出一种可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居住形态呢?
探讨“路地“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类似的城市空间形态,如北京的胡同或上海的里弄。当这些为生活而存在的城市空间逐渐消失,
“路地”的“小尺度”“多样性”“开放性”以及“之间地带”,对中国现今城市的借鉴意义愈发凸显,预示着一种在高密度环境下共同栖居的新模式。
总之,若要实现一个如“路地”般富有人性且生机勃勃的社区,除空间之外,建筑师还要考虑社会、人口、经济等各种因素——了解空间本身所蕴含的潜力,是实现“路地”式栖居的第一步。
参考资料
[1] Imai, Heide. Tokyo Roji: The Diversity and Versatility of Alleys in a City in Transition. Routledge, 2017.
[2] Jinnai, Hidenobu. Tokyo, a spatial anthrop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5.
[3] Maki, Fumihiko. City with a Hidden Past. Tokyo: Kajima Institute Publishing Co., Ltd., 2018.
[4] Borasi, Giovanna. Some ideas on living in London and Tokyo. Montréal: 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Lars Müller Publishers, c2008.
[5] Aku, Yu. Roji no kioku. Tokyo: Shogakkan, 2008.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鲍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