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过去的一年是不轻松的一年,但常民建筑也陆续完成了一些项目,其中包括与其他建筑事务所合作的轻钢系统配合项目,即为其他建筑事务所的建筑方案提供常民轻钢的材料与结构方案。由于常民轻钢系统的普适性和易操作性等优势,许多建筑方案都可以与常民轻钢系统轻易配合。由 ATLAS 工作室设计的、在去年落成的大利侗寨公厕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背景介绍
大利侗寨位于贵州省榕江县栽麻乡,始建于明代,距县城 23 公里,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贵州首批“魅力侗寨”。作为一个有着 600 年历史的侗寨,它对原始生态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都较为完整,寨中潺潺的小河穿过鳞次栉比的木质建筑,侗族风雨桥和清乾隆年间的石板古道将侗族四合院、古晾禾谷仓、鼓楼、古水井等众多古建筑群完美地串连在一起。
ATLAS 工作室在大利侗寨先后使用木结构完成“大利社区中心”、“井上民宿”等项目。在保存大利传统文化根源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在梁柱间探索传统与现代交互的可能性。
随着有越来愈多游客来到大利侗寨,2021 年 ATLAS 工作室透过榕江政府的邀请,帮大利侗寨解决村寨中长期缺少公共厕所的问题。这一次 ATLAS 选择的合作伙伴是常民装配式轻钢体系。
项目概况
谢英俊建筑师常说“要做有限的事情,才会让其他的东西发生。”在大利侗寨生态厕所的设计过程中,常民与 ATLAS 希望通过更加自然、简洁的方式,将一座钢结构生态厕所融入到这个充满着传统木结构的百年侗寨之中。
我们希望在这个保留着原始风貌的小寨里,能摒弃现代建筑美学中的“纯净化”,不再把人排除掉,而是拉近建筑和人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生态,让厕所不再是人人绕行的秽物集散地。建材的选择上,我们希望这个生态厕所能够是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建筑,不仅低碳减排,更要把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结合进来,才是最有效的可持续。
在此理念基础上,ATLAS 工作室将本项目的设计定位为:保留在地建筑元素,使用当地建筑材料,发挥木工、石匠的传统建造技艺,实现传统与创新技术的完美融合。
由于公共用地面积有限,设计需要同时满足村小学公厕的重建及对外游客使用公厕两个独立功能分区,最终选定交互式庭院方案,在活化使用空间的同时,最大可能的保留校园内部公共空间的面积。
构造方案
在具体的构造及材质选择上,本项目主体结构采用常民强化轻钢结构体系。不仅建材本身具有可回收循环使用的特质,施工过程中也能保证精准快速,无需大型机械,仅以人力就可在有限场地内进行施作。施工现场全程以螺栓连接,无电焊、切割等操作,将施工能源的消耗降至最低,也有效减少了施工废弃物的产生,极大的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构造材料采用当地旧建材回收利用的形式,利用石笼填充砖、石等回收建材施工墙体。
屋顶使用小青瓦搭配局部透明玻璃瓦,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玻璃窗的使用。
整体施工过程中减少水泥、石灰等高碳排放量的建材,部分墙体所用红砖也均为当地其他项目废弃或剩余材料,降低因生产、运输而产生的碳排放。设计角度尽量使用自然通风及采光,降低建筑使用阶段为满足照明、通风而产生的碳排放。真正做到以自然环保建筑工法,切实解决当地公共卫生问题。
设计师如何在面对众多的创作灵感时,依然能做到不过度雕琢,甚至是进一步的收手,实现所谓的意到笔不到。我们尝试以这个小小的生态厕所项目,对这个问题进行回应。当原小学内的旧公厕已经无法满足村民们的使用需求,“新的公厕”这个外来者出现,如何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使他成为村中不突兀的存在。我们通过这个项目实践,用村中的回收砖、石包裹住“外来者”轻钢骨架,依照侗寨传统建筑的样式进行建造,以“旧”换旧,一切都是新的,又仿佛原本就在那里。
项目信息
项目业主:大利侗寨
建筑面积:113m2
建筑及结构设计:常民建筑、ATLAS 工作室
设计人员:肖莹、周徵贞、蔡承延、黄柏崴、彭向杰、王朝霞、倪瑶、罗林勇
施工单位:贵州怡鑫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主要建材:常民强化轻钢结构、回收砖石、石笼、小青瓦、玻璃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