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
設計並不是「從零開始」,要嘗試把平常似乎不可言說的設計決策和經驗,轉化成能夠互相溝通的語言,建構出一種可操作、可理性討論、可互相檢討並積累經驗的工作方式。
”
以台北教師會館競圖案為例
今年2月到3月間,我們參與了台北教師會館競圖案(以下簡稱本案),結果是以第七名落選了。此次能夠和台灣另外11個不同的團隊一同參與相同的評比過程
(文末連結①)
,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希望能藉由整理分析團隊內在本案短暫一個多月的方案發展過程,試著向大家分享團隊內部的溝通及操作模式,期待各方能接續交流討論並給予指教。此篇著重在團隊內「設計操作模式」的說明,完整設計成果請詳服務建議書內容。
(文末連結②)
物件導向式設計 + TEAM WORK
近五年來,團隊執行的專案主要分為台灣的公共建築設計及各地的強化輕鋼系統建房,兩種專案在地域和執行條件上差異雖大,但在團隊內是有共通核心價值的。
「協力造屋」的概念是運用系統化的工具和技術,搭建出設計師、居民、施工隊三方間共同的協作平台,才有「互為主體」成立的可能性。而團隊內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也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是方案設計過程中的一個主體,在這個「互為主體」的架構中,就連謝英俊建築師也是其中之一(他擁有最豐富的建築經驗及能力)。
團隊內部所執行過的案例類型
彼此間協作方式介紹
物件導向式設計OOD(Object-Oriented Design)
或稱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是目前在資訊產業廣泛通用的概念架構,不管是電腦語言的建立或是程式設計的應用都是以此為基礎;在建築領域中最著名的例子,就屬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及他的相關著作,其中《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則是建築教育理論裡,大家較常接觸到的著作。
應用在團隊內的設計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指每一次的設計並不是「從零開始」,而是要嘗試把平常似乎不可言說的設計決策和經驗,轉化成能夠互相溝通的語言,建構出一種可操作、可理性討論、可互相檢討並積累經驗的工作方式。
Alexander, Christopher (1977) 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
藉由初淺的剖析本案的方案發展過程,希望除了「原汁原味」地呈現我們逐步有意識的嘗試所謂「物件化導向式」的工作模式和感想,更希冀相同參與此競圖案或是關心此案的前輩們,也能在這個切入點上,給予我們指教並開啟互相交流的可能性。
本案的參與人包含了謝英俊建築師、團隊內7位設計師、實習生、工務經理、結構技師、旅館經營顧問等。大家的經驗能力面相均不大相同,但在一個系統架構下可逐步建立共識,不同層級(沒有高下之分)的決定能夠經得起檢視和討論,在理性的控制下同時保持開放參與,過程中的想法也能被有效的納入。
第一階段
分析
在此簡單的說明我們所謂的「物件」需要有哪些組成條件。
「物件」的成立有三個條件:「邊界條件」(condition)、「參數」(variables)以及「接口」(interface)。「邊界條件」定義(define)並描述出物件為何物;「參數」則是在此定義的條件下,可以調動的變量,可藉由公式(formula)規則轉化輸入(input)成結果(output);而「接口」則是在對應條件規範外的環境,怎麼與它者結合或反應。
標案發布初期,台灣設計部和謝英俊建築師一同赴基地勘察,並相聚在教師會館一樓的咖啡廳討論各自可能的切入點。謝建築師於此已向大家提出他個人的想法,他認為切入點有二,一是如何有效運用基地東南角的榕樹群及湖口街的街道氛圍;二是作為旅館,如何處理面臨南海路上的噪音。
在這個階段,「物件」所須的條件已逐漸在團隊內形成,大家各自對於這個兩個切入點開始構思「物件」所需的「邊界條件」、「參數」及「接口」。接下來的2天,團隊內開始分工進行基地環境、歷史脈絡、旅館經營分析、法規檢討等相關評估工作。3天後團隊決定正式投入競圖工作。
(注)
注:過程中團隊內對於需求書內的拆除部分沒有太多的討論,是以符合需求書的前提執行。
謝英俊建築師最初與團隊內部溝通的設計構想
謝英俊建築師第二階段的草圖,運用內部曾討論過的主題或案例來與團隊溝通
(意象①:無印良品Muji House窗之家;意象②:9h Asakusa/平田晃久)
第二階段
「物件」的雛形
經過初步量體的研究及法規檢討,團隊在這階段利用了2次快速設計(半天)的操作方式推動內部的討論以促成共識,並檢討方案深化的可能方向。成都的同事同步遠距參加,所有成員在討論時需各自精簡地表達自身嘗試的方向及可能性,此時漸漸形成較模糊的「物件」。項目負責人在討論後須口頭總結出可持續發展的「物件」雛形,除了以便往下分配工作,更是再次溝通並促成共識的重要節點。
快速設計的操作方式,不是為了找到完美無缺的解決方案,而是利用大家的能力和觀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探詢所有的可能性,雖然有些構想尚未成熟,但也是一個綜合各自觀點很重要時刻。這個時候,「物件」其實已漸漸的成形,但尚未有明確的指向與精準的定義。
團隊內運用各自熟悉的工具和精準地表達,是為了相互溝通並達到共識
第一次的快速設計側重在公共空間和住房空間的定義與配比,方案中的「單邊走道」即是在過程中幾次討論下被堅持下來的,相較中央走道雖然配置上動線效率較低,但在權衡對於公共空間(包含走道)的想像後,改以縮減其他面積來平衡公私空間的比例。
這個想像的起源,來自對於此基地坐擁的豐富藝文旅遊資源是台北市更是台灣少有的共識。而在我們的想像中,旅人可以帶著這些體驗,回到旅館的公共空間裡持續交流與發酵,也是我們對於本案旅館定位的立場。「公共空間」概念持續發展,逐漸被我們命名為:「城市大客廳」、「城市起居室」…等等,為了將這個階段的想像保留為一個代名詞,以便往下溝通發展。
位在東南角角落的公共空間,一直是本案嘗試想要創造的亮點
第二次的快速設計在基本模矩尺寸已定的情況下,各自發展「城市起居室」公共空間的設計及配置重點。讓我們以「城市起居室」在此階段的樣態舉例,嘗試以「物件」解釋它的三個組成:
「邊界條件」定義它位於城市中,如何提供一個可以輕鬆自在舒展的休憩空間;而「參數」則可能是一些指向關係,以基本空間大小分別對應不同可能發生的活動,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開心的討論?還是隻身一人望向車水馬龍回顧這一天的旅程?而「接口」則是在一些大致確定的基本條件下,如何置入進方案內?例如這個物件必須集中配置於本案的東南角,或是必須與其他房間單元的動線整合…等。
綜合以上對於「城市起居室」這個「物件」的陳述(statement),逐步發展並搭配更多類似其他的「物件」,方案漸漸成型。上述看似非常淺白易懂不太嚴謹的解釋,其實是在建立彼此間共通「語言」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案的設計構想與切入點一共有5個,以回應不同的「物件」
長久以來,建築行業內逐漸形成一個「黑盒子」的真空狀態,許多設計過程中的經驗與判斷,只可意會卻難以言傳,不管是團隊內部還是不同團隊之間,這些經驗隨著時間流逝,缺少了一個「語言」的架構將之傳承積累。
以「城市起居室」這個物件舉例,不僅止於我們團隊內在本案中所提及的範圍,如放諸於其他11家團隊的提案,一定也有能繼續將這個構想/物件不斷地擴充、再次定義的互通之處。
經過一定時間的洗煉與積累,才有辦法成為有效、通用且成熟的「物件」。
這次的競圖中,有關台北市相關的法規檢討、危老條例以及旅館經營評估,是我們所較不熟悉的部份,過程中我們也曾向我們的顧問討論了數次,但由於經驗較為不足,相關條件反映到設計方案上還尚未成熟,但看似限制條件如果往下發展,也可以成為某種「物件」。
謝英俊建築師也是快速設計參與的一員,交圖時間到才能拿出他的方案一起討論
第三階段
「物件」成形
這五個設計構想並非在一天內創造出來的,更不是一次性、只屬於此時此地的想法,而是基於過去的經驗累積,在條件變化下繼續深化及調整的「物件」。
例如構想3中的消音箱,曾在屏東歐宅街屋
(圖一)
以及台北北投璞園上誠集合住宅
(圖二)
兩案中實際應用過;植栽牆構造則是在日月潭教師會館
(圖三)
及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圖四)
兩案都曾使用過的物件;構想1和2則是在本案所發展出的構想,但這個物件的成熟度相較於其他物件,明顯的拙劣許多,希望回應台北城市歷史並滿足短期旅居對空間的需求,成果還沒有到「阿!就是這個了」的自信。但是這些積累出的構想,在未來仍有機會可以繼續發展下去。
(从左到右)
圖一:屏東歐宅街屋草圖,嘗試以通風及消音作為回應街屋條件下的一個物件。
圖二:台北北投璞園上誠集合住宅案,以消音箱結合外立面,也是一個回應了城市高密度居所的物件。
圖三:日月潭教師會館增建案,外立面所使用的植栽牆物件。
圖四: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回應南台灣氣候的植栽牆物件。
TEAM WORK的關鍵
是透過共同參與專案,利用過程中的討論來表達個人的總結與回應(也有可能看似是在吵架),來找尋彼此間的共識及了解團隊內每個人的價值觀和可以發揮的能力,以此強化溝通的語言並逐步使之更清晰和準確,才有機會在此基礎上,運用溝通效能更高的語言/物件,搭配各自的經驗能力,呈現出愈來愈精彩的設計。
這樣的團隊運作模式,也並非一次形成的,目前我們也尚未找到任何完美的協作模式,但是在逐漸有意識的溝通與實地操作的過程中,仍可發現驅使我們往前不斷優化的成效與價值。希望藉由本案具體的設計發展過程,概略的分享我們的經驗。詳細的發展和成果就不在此文贅述,以上操作模式下的階段性成果請直接通過我們公開的完整服務建議書內容,望各位同行不吝指教。
撰稿:永岡武人/吳佳華/蔣紹怡
項目名稱:台北教師會館拆除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監造競圖案
參與成員:謝英俊,吳佳華,陳彥廷,永岡武人,蔣紹怡,張夢窈,余修戒,李姿瑩,黃追日,王櫂賢,謝長榮
結構:樂力結構技師事務所
電機:健維電機技師事務所
危老及法規顧問:王德生建築師事務所
相關連結:
「台北教師會館拆除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監造案」第二次招標競圖評選結果
:
「台北教師會館拆除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監造案」服務建議書/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
【或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跳轉】
延伸閱讀:
常民公共系列 | 美濃客家文物館
天災面前,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 | 尼泊爾災後重建項目總述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價值觀念分享(一&二)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價值觀念分享(三&四)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價值觀念分享(五&六)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價值觀念分享(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