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01源起
十里洋行、繁华巷陌、今非昔日
1843年上海开埠后,南京路是最早出现现代都市文明的地方,并迅速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人称"大马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的南京路已是蜚声中外,称雄远东。
“十里洋场”的前生今世对比图
如今,时代的变迁将十里洋场的喧嚣与繁华定格在旧时人们的记忆里, 取而代之的是旅游商业繁华的南京路。街上曾经的全国百货业魁首: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如今化身为上海时装商店、第一食品商店、第一百货商店等更为耳熟能详的名字融入了当下的生活中,但不变的是那一座座成为历史载体的老建筑,以它们别致的风貌提示着这里的历史厚度,无声地唤起人们对老上海往昔的浪漫遐想。
然而当你在某个街角不经意的转弯,走出熙熙攘攘的人群,将会发现上海风情的另一种呈现:宽阔的步行街被狭窄的街道所取代,两旁不再是百货商场而是成片的里弄,各色馄饨店、点心铺门口聚集了不少居民,几辆自行车在马路中央慢悠悠的驶过……这些老上海的小马路同样有着百年的历史,如今它们褪去繁华,编织着“大马路”背后的市井生活。
老上海的小马路
与在南京东路上欣赏华丽气派的先施公司、高耸摩登的新永安百货不同,走在这些小马路上邂逅一座老建筑的感觉更像是忽然走进了旧时光里,它静静的矗立在街角,有着跳脱于周边里弄的独特风貌,却又和谐地生长于这个空间和氛围里,让人好奇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而在距南京路百米之遥的贵州路上,就有这样一座大隐隐于市的历史建筑,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从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饭店到建国初期的铁道招待所再到今日的铁道宾馆,这栋建筑到底经历了什么?又见证了老上海多少个春华秋月?这栋建筑的历史风貌又有着怎样的时代记忆?
作为一个刚入职不久的新人建筑师,我有幸接触到了上海铁道宾馆这个项目,也对这栋隐匿在南京路繁华之外的百年建筑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希望能将它的前世与今生分享给更多的人。能力有限,若出现鄙陋还望多包涵并指正。
“隐居”在贵州路160号的上海铁道宾馆
02历史掠影
角色转变、优秀文保、价值延续
上海铁道宾馆原名中国大饭店(Hotelfor Midland Investment Co.),位于黄浦区贵州路与宁波路交叉路口,紧邻上海最著名的旅游步行街南京东路,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要求,是哈沙德洋行(Elliott Hazzard A.I.A)在近代上海外滩地区的作品之一。其外观透露出匀称唯美、博采众长的特色,是一幢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
这栋历经百年沧桑的历史建筑,从诞生以来就被映射着时代的光环与历史的厚重,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中国饭店、建国初期铁路招待所、90年代以来铁道宾馆的三个角色转变。据传在30年代初,中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饭店都是由外国人建造的,于是一对在上海经商的宁波兄弟出资建造并为其取名为中国大饭店,以表明是中国人自己建造开设的饭店,中国大饭店已成为当时著名的社会名流聚集地之一。
铁道宾馆也是上海历史变迁的见证人。1937年7月,周恩来曾在此处指挥上海地下党秘密开展地下斗争,并作出过重要抗日指示,布置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地下党的工作,对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秘密工作和群众运动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成为大楼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现铁道宾馆西正门和大堂内都设有周恩来在中国饭店的情况简介。
1995年这里也因此被黄浦区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大楼成为了上海市星级宾馆中唯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这栋建筑因其独特的历史风貌、时代背景,被上海市政府列为“重点保护建筑”,并于2005年被列入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铁道宾馆历史沿革
期待新生 ——2020修缮待启
目前,建筑总体外观风貌尚存,局部原状已缺失或被改造,内部处于停业状态,亟待保护,以重焕新生。根据保护管理技术规定,铁道宾馆的重点保护部位为西、南立面
,及其他原有特色装饰。铁道宾馆未来主要将进行两方面的修缮:一是外立面的保护修缮,二是建筑结构的加固,在保护建筑风貌和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吸引品牌酒店团队入驻,延续酒店功能,为它书写新的篇章。
铁道宾馆现状鸟瞰
03建筑风貌
古典折衷、复古华丽、探索创新
在真正到访铁道宾馆之前,精美的原始图纸已为我们勾勒出了它曾经的典雅与辉煌:欧式旅店般的小尺度入口空间与对称的平面格局;匀称的比例关系与装饰精致的立面;讲究的内装铺地与吊顶布置…...让人不禁期待它如今的模样。
今天的铁道宾馆在外观上,尤其是重点保护部位的两个沿街立面保存较为完好,局部破损的花饰也多可依据留存部分进行恢复,但图纸上精美的窗台栏杆以及老式门窗均已无迹可寻。建筑内墙在1994年的改造中全部被拆除重做,内部空间除三部楼梯外无历史留存。由于铁道宾馆本身的历史资料十分稀少,为了寻找修旧如旧的历史依据,修缮设计的开端将从上海同时期风格类似的近代建筑以及同一建筑事务所的其他作品等几方面出发,寻找铁道宾馆与它们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似性。
通过研究与整理,我们共提取了三种风格,分别是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哈沙德洋行风格,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分别展开解读。1)时代风格——新古典折衷主义铁道宾馆的整体建筑风貌体现出明显的新古典折衷主义风格。晚于在欧美国家的流行,20 世纪30 年代是中国折衷主义建筑的高潮时期。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建筑风格拼贴在一起,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铁道宾馆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主要体现在经典的
竖向三段式以及檐口和壁柱等装饰元素的运用上。与之类似的建筑有位于汉口路山东中路路口的申报馆,在转角空间的处理、立面比例关系以及檐口的装饰上都能让人感觉到某种相似性。
铁道宾馆与申报馆
的转角立面对比图
2)地域风格——融合美国式的古典主义与西班牙殖民地建筑的华丽
作为出生于美国南部的建筑师,哈沙德的建筑风格融合了
美国式的古典主义和西班牙殖民地建筑的华丽
,这些地域风格在铁道宾馆的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
美国式建筑的特点主要
表现为红砖墙面,白色勾缝,以及两坡屋顶为主的屋面形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美国总会图片
铁道宾馆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其
深褐色的泰山面砖
,这种立面风格在外滩地区并不多见,位于福州路的美国总会(1924年)是著名建筑师
邬达克
早年的设计作品,作为典型的
美国殖民时期建筑
,其在立面材料及色彩的运用上与铁道宾馆可谓颇具类似之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铁道宾馆图片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1924)是哈沙德在上海的第一件作品,体现出美国南部流行的
西班牙殖民地建筑风格
的影响,俱乐部的所罗门螺旋柱以及细部装饰等具有典型的西班牙殖民地建筑风格。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入口
在铁道宾馆的设计中,
螺旋柱主要作为装饰性的壁柱被运用于立面的构筑中,
它们不仅出现在主入口两侧和街角的展示面,也与四层的双联拱窗相组合并重复出现。
铁道宾馆立面的螺旋装饰柱
3) 哈沙德洋行风格——设计团队独特的设计风格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传统风貌,上海铁道宾馆的建筑风格还具有浓郁的设计师独特的设计风格,
哈沙德洋行
——作为铁道宾馆建筑设计的主要设计团队,是美国建筑设计师
埃利奥特哈沙德
(Elliott Hazzard)与其合伙人菲利普斯(E.S.J.Phillips)于
1922年在上海所创立
,在20 世纪20 年代末、30 年代初的上海颇有影响力。
哈沙德在上海设计建成了诸多风格特别的建筑,许多作品先后都被列为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包括
华安人寿保险公司(今金门大酒店)、西侨青年会(今上海体育大厦)
等风格多为
折衷主义的作品
,而
上海电力公司(今国家电网)、新永安公司(今七重天宾馆
)
等建筑则更显装饰主
义格调。
华安人寿保险公司(1926)
上海电力公司
(1929)
他的作品设计风格多变,有时十分华丽,如
西侨青年会
(1933),
采用古典柱式,哥特风格母题和新艺术运动派的墙面纹理相拼贴
,形成极具特色的菱形图案,与铁道宾馆的立面手法如出一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西侨青年会图片
但仔细观察墙面可以发现,更晚建成的西侨青年会的面砖不仅有平面化的图案,局部还有如同镶嵌般的凹凸处理,这种在复古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哈沙德的特征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两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出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进步。
铁道宾馆的菱形拼贴墙面
04
保护修缮策略
修旧如旧、需求迭代、期待新生
上海铁道宾馆项目目前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
,我们也对它的未来做出了一些研究与设想,在此仅作为探讨。
希望它能在外
观上重现1928年建成之初的历史风貌,但同时又满足当代旅馆的现代化功能使用需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外观修缮——
对文物部位修旧如旧,非文物部位进行轻质化的改造。
文物本体的修缮:
建筑的西、南立面为重点保护部位,拟对其按照1928年图纸进行复原。
西立面修缮方案示意图
非文物部位轻质化改造
:由于一层主入口区域及商铺橱窗基本已在94年的改造中被破坏,除大门的门楣与门柱外无历史价值留存。拟通过采用大面积玻璃门窗加金属窗套在视觉上进行弱化处理,并增加入口雨棚突出入口空间,满足宾馆
未来的使用需求
。
一层立面修缮设想
八层的加建区域
,由于现状加建的设备用房外观非常凌乱,希望通过金属穿孔板围合设备平台及外立面以形成整洁的立面效果;并在屋顶休闲露台加建钢结构玻璃雨棚,以达到轻质弱化的效果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影响。
同时,研究中也关注在
比例、节奏
上寻求与历史部位的关系,创造
新旧之间和谐的对话关系。
八层屋顶修缮设想
2)内部改造——
保留具有文物价值的楼梯,重新规划设备区域
拟通过重新规划设备区域,按满足现代酒店使用需求的标准配置机电、消防及暖通等设备系统,合理地提升品质,创造舒适环境,使大楼重获新生。
05
愿景
老城新辞、繁华沧桑、焕发新彩
在上海这座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的城市中,有太多老建筑重焕新生的故事被人津津乐
道。
关于铁道宾馆的修缮故事如今只开了个头
,
希望这个项目未来也能够继续推进,并在深化设计中发掘出它更多的亮点。
在它真正完成修缮并再次被大众认识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
信无论距离它曾经的辉煌过去多久,这座建筑都值得被再次用心对待,重新回到当下以及未来的城市生活中,连同历史与重生的故事一并被人所知,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书籍:郑时龄,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本期责任编辑:周易、魏木南
品牌运营团队:Jinjia、ShayneCheung、魏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