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开馆仪式
汪曾祺纪念馆
2020年5月18日上午,高邮市委市政府举行隆重而简约的开馆仪式。汪曾祺先生的子女及亲属代表、文化学者、汪迷代表等齐聚高邮
,我院江立敏院长率设计团队受邀参加了此次盛典。
活动在纪念馆入口北广场举行,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建奇主持开馆仪式,副市长李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秋红分别发言
,汪曾祺先生长子汪朗先生致辞。
随后,江立敏院长陪同各位嘉宾共同为汪曾祺纪念馆揭幕,并接受当地媒体和澎湃新闻网采访,讲述了设计的构思历程和背后的故事。
揭幕仪式
该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主导设计、高邮市文旅公司投资。项目总建筑面积9500多平米,总投资
1.5亿元。总体分为汪曾祺纪念馆、汪迷部落、汪氏家宴以及汪氏客栈四个功能区。主馆内设有
11个展厅,分为“百年汪老”“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家乡的人和事”“为人为文”“怀念与传承”五个主题,全面展现了汪老先生著书立说、潜心创作、趣味人生的大师风范。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设计及施工团队采用多项新材料、新技术,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和施工困难,最终完美呈现出了这一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晶作品。纪念馆的主体外墙,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木纹清水砼的外立面呈现出稿纸叠放的本色肌理,与汪老朴素无华、回归本源的质朴文风相得益彰。展馆中庭所架设的钢结构旋转楼梯,技术复杂、一体成型,由它盘旋而上勾连起不同展馆的立体空间,不仅象征着汪老品行刚毅、一生辗转的地理轨迹,也串联起他笔下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百年汪老,诗与故乡
汪曾祺纪念馆初探
在傅公桥路路边下车,一座透露着文艺气息的建筑——汪曾祺纪念馆格外显眼,一组错落的暖灰色体块浮于青灰色的砖墙上,如同一本本浸染了岁月光华的书籍。
北侧主广场对景是一面老青砖墙,汪曾祺的浮雕悬挂其上,锈红色的作品铭牌参差错落与一侧,人与作品相融,散发着经久不息的人文魅力。
广场北侧是人民路老街的店铺,在竹影后透出错落的灰瓦顶。
一道长长的廊从广场通向主景墙后的屋顶,可在此俯瞰高邮老城的暮色;
曲线形错落的屋顶与长廊如同运河上的涟漪,都是汪老笔下关于高邮的回忆。
由北侧正门步入汪曾祺纪念馆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汪曾祺照片。黑白色的特写照中,汪老神情肃穆望向玻璃外的老城,目光中交织着无尽的乡愁。在纪念馆的正中位置,是挑高设计的玻璃顶,错落的白色雕塑从屋顶上悬
挂下来。两个极具雕塑感的深色旋转楼梯由两侧盘旋而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充满了现代艺术气息。
纪念馆共分两层,布置有5部分11个展厅。各展厅的展陈内容突出汪曾祺与家乡高邮之间滋养、反哺的关系,让观众在展览中认识汪曾祺,也通过汪曾祺来了解高邮。一层的展厅通道设计曲折向前,其多变的内部参观流线,营造出移步换景的感觉;自然光透过玻璃、使纪念馆有别于一般展览建筑的幽暗,游人亦可透过纱帘隐约看到室外,纱帘上的运河美景与窗外的高邮草木、汪老故居交织在一起,亦真亦幻。二层的独立展厅由两座“桥”串联起来,游线蜿蜒曲折。每个展厅的四墙与顶面都是清水混凝土,在幽暗中,光线仅从“掀开”的角部倾泻。自然光的描摹下,混凝土的质朴与独特展露无遗,给人独特的感官体验。
一二层之间有一处独特的区域——台阶式的阅读台地将藏书区和阅览区结合在一起,一整面墙的书架上面摆放着汪老著作,另一侧是片片的信笺——多年来各地读者寄给汪老的书信,阶梯面对的落地玻璃墙外是汪园与一座清代老宅,读者可以坐在台阶上,读书、看信、静思,感受汪老的精神世界。“五一”试开放期间,就有不少市民和游客慕名来到汪曾祺纪念馆,在这里一坐就是半天,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高邮最热门的一处网红读书打卡地。
除了独特的参观方式,还有时尚的互动体验。据了解,借助于建筑设计带来的独特空间体验,展厅内设置了多处多媒体,通过声音与影像的多层次和互动式装置,引领参观者进入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在一楼的展厅内,设置了一处半封闭式的录音棚多媒体设备,游客可以在这里选择汪曾祺文学作品进行朗诵,录音作品还可以保存进行回放收听;位于二楼的展厅内,用多块高低错落的多媒体显示屏,不断重现着汪曾祺的童年旧梦;设置有书籍互动装置的展厅内,书架依次排开,上方的幕布上是汪老著作节选的投影,每个书籍阅读架上均放有一本汪老的作品。站在书架前翻阅着汪老的作品,游客可以一下子走进了他的文学世界。
纪念馆二楼有一座从北京搬来的汪曾祺书房。墙上悬挂着汪老的绘画作品,书柜里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资料,地上的竹筒内还放着作画的宣纸......这座书房里的书柜、沙发、书桌,都是原封不动从汪老在北京的书房中搬来,让“汪迷”们在高邮就能感受到汪老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在书房内,汪老的茶杯、眼镜、毛笔,还有放大镜,静静地摆放在桌上,似乎上一秒汪老还在一边伏案创作,一边与坐在旁边沙发上的友人微笑交谈着。书桌上的前方设置了一块玻璃,透过玻璃就可以看到汪曾祺魂牵梦萦的“儿时记忆”:鳞次栉比的民居、熟悉的乡音以及他小说中的人物.....。
参观结束还可以在一楼的纪念品区买到汪老的书籍和相关的文创产品。
沿着汪曾祺纪念馆外围向西走,看到一处开放式的室外庭院——汪园。园内,浅浅的池水映出纪念馆的倒影,灰白色的石板曲折伸入水中,宛如展开的折页。松柏、景石、青瓦小道等细节在现代基调下流露出中式园林的韵味。轻巧的长廊沿着汪园西侧展开,游人可在此小憩,欣赏展馆独特的造型、静静感受汪老笔下的高邮草木。
沿着傅公桥路是一面长长的旧砖墙,青色底面上镶嵌的红砖形成了一幅“千里江山图”,图上一处镂空砖墙后“别有洞天”,转过影壁墙,只见“汪老”(雕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手持烟斗,眼神望向远处,如同坐在自家的院子内,栩栩如生。汪老书吧的入口低调地开向院子,游人可透过玻璃窗,与“汪老”一同沉浸书香。
二期的汪氏家宴、汪家客栈和汪迷部落外观已经完工,据说可以品尝汪曾祺笔下的地道美食,参与更多的书迷活动,期待感受更立体而全面的汪曾祺。
汪曾祺的艺术人生历久弥香。汪曾祺纪念馆作为高邮的文化新地标,既让汪老回家的心愿得以圆梦,也让高邮人有了一个文化图腾。这里必将成为广大汪迷朋友的一处“朝圣之地”,成为广大文学艺术爱好者的一个“心灵家园”。
附录
汪曾祺先生长子汪朗先生致辞: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汪曾祺纪念馆新馆的开馆仪式。在这里,我首先表示三个感谢。
第一,感谢高邮市的主要领导,包括现任领导和前几任的领导们。没有你们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坚持和精心谋划,真抓实干,就不会有今天汪曾祺纪念馆的问世。这些年,有的领导同志工作虽然变动了,但是关心纪念馆工程的一片热心却始终没有变,我们对此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间。
第二,感谢住在这一带的邻居们,没有大家的积极配合,主动搬迁,纪念馆的工程进展也不会这样顺利。
第三,感谢设计和建设单位,没有你们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汪曾祺纪念馆就不会这么漂漂亮亮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大家知道,我们的父亲汪曾祺对于故乡高邮有着很深的感情,也想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如今他人不在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是投入大量资金为他建立了这座纪念馆,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安。这笔钱,本来是可以办许多实事,惠及更多的父老乡亲的。希望汪曾祺纪念馆建成后,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参观者,为文化高邮的建设发挥促进作用,为高邮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再次谢谢大家!
主
编
:
S
h
a
y
n
e
C
h
e
u
n
g
责
任
编
辑
:
S
h
a
y
n
e
C
h
e
u
n
g
编
辑
:
C
C
、
C
h
r
i
s
、
大
风
、
大
雄
、
V
i
l
l
a
i
n
、
英
实
、
东
耳
、
惠
子
、
灰
太
羊
、
大
牛
、
沙
田
柚
、
東
灵
、
初
一
、
小
L
、
土
旦
、
一
苇
、
原
野
、
望
舒
、
吕
公
子
、
工
具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