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末案例   /   公共空间   /   科技馆   /   公共精选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

2021/10/21 22:40:18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源数据粒子空间站是 XYZ DESIGN 晰纹设计、新华网和苏州日报联合打造的融媒体实验探索与创新平台,集遥感、体验、直播、孵化、交互、展示为一体,是一个兼具情感、灵魂与未来的创意空间。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1
“未知的未来在我眼前展开。面对未来,我生平第一次感到充满了希望。因为如果一台机器、一个终结者,都能懂得人生的价值,或许我们也能。”——《终结者》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3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4
源数据粒子空间站是主创团队基于对世界多元化和生物多样化的好奇,积淀对宇宙的幻想和未来未知的敬畏,以太阳系行星运行轨迹作为核心概念,以时间与空间的因缘关系,在有限中生无限,可以融合、流转、变换,循环而永生。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6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7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8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9
实验室的中心区域是一个极具设计感与视觉张力的圆形区域,是整个空间站的灵魂与核心。核心区域上方是模拟行星运行轨迹的顶面圆环装置,两侧分别架起了弧形的浮桥,浮桥的两侧为融媒体孵化小组,再往外侧是作为办公、录播间、电影播放厅、分析室、设备间等功能区域。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11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12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13
Decoration-function-content
核心区域的最中心位置是接近 8 米高的挑高空间,浮桥通向的二层仅有一个基于原始结构保留的观察平台。浮桥外侧为张拉膜形成的异形半围合空间,将孵化小组包含在内,与整个空间站形成视觉联动。孵化小组的背后作为露天屋顶花园,即室外的一个阳光暖房。以核心区域向最外侧延伸即为受空间结构限制的固定区域,设计上为了实现空间未来多变的可能性,每个空间保留了兼具多种功能的可行性和变。
Fusion-display-surprise
圆形核心区域以及向上延伸的浮桥使得空间站实现一层复合化、二层半复合化、外层固定化的功能组合空间,内外层两侧张拉膜装饰墙的区分实现功能分区,动静分离的关系。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18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19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20
空间站的中心是一个近半圆的巨型投影屏,外围是电动环形幕布,内外屏幕联动与地面影像构成沉浸式体验。作为整个空间最吸引人的装置,内、外层同步展示,不同的展示内容会呈现迥然不同的空间功能,如“场景还原”“电影评测”“新闻发布”等。
空间站核心区域就是整个展示大厅,也是源数据粒子空间站计划的实验室,未来在这里可以接纳各种展览、路演、发布会等活动,空间的功能可能性完全未被限制。
两侧可以看到像翅膀或机翼的位置,作为城市展示的孵化小组,通过延展的设计隐藏走道墙体,模糊空间界面。
整体设计上营造科幻未来的感受,采用装配化的设计,材料与装置经过标准化加工后,直接在现场组装即可完成。
整体的陈设搭配也是结合太空舱的理念,以色彩纯净、线条流畅、风格独特的未来感家具为主。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26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27
The Floating bridge to the future
浮桥是一个弧形双向的通道,由一层向上,旋转一圈,立于高处仿佛悬浮于太空中;倚靠栏杆,向下俯视,流动的曲线像水波一样自由,一种倚靠桥边,小桥流水之感扑面而来。两侧浮桥环绕于中心的则是空间站内层的投巨型展示幕布,与顶面环形轨道上的投影装置,共同将城市的过去、而今、未来,聚焦于此。桥面呈现的是螺旋上升的一个状态,四周装饰墙面伸展出来的线条,无边伸展、消隐。浮桥作为整个一层通向二层的过道形成了限定条件下,互相贯通的观景通道,通道外层同样使用幕布,将映象、照片、图书、交互、等传统与科技的展示方式,拼接融合。浮桥内外层的智能化的联动,加上灯光的渲染、设备的配合、展示屏的位置变化,提供绝对震撼的沉浸式视觉体验。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30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31
Source Data
物联网生态中的科学、哲学与艺术
物理、数理、生理、心理、哲理
街、巷、道、人、居
多源、异构、辨伪、核证、复原、分析
城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源数据是“数据之源”,一切真相的初始与本核。
物联网赋予它多类型、异属性、跨领域的复杂性,
却又创造人们假以技术、工具、方法、智慧进行识别的能力。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41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42
Cosmic fantasy
天地四方曰宇 往古来今曰宙
“宇”,上下四方,空间,无边;“宙”,古往今来,时间,无始无终。
宇宙浩渺,隐藏着无解的秩序和循环的和谐,运行中的空间,体现了宇宙间无穷无尽的力量及生命力。如太阳系星球的运行轨迹,周而复始,曲线环绕。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47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48
Curve / Eternal flow
空间自有生命,设计赋予灵魂。
空间站的灵魂在于永恒流动的曲线,不仅是行星运行轨迹的具体表现,也是设计师赋予空间独一无二的基因。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52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53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54
曲线是从自然之美中获取灵感,有一种从某一空间流向另一种空间的感觉,它是一种微妙的引领,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不同的空间。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向四周延伸、扩展、闭合,周而复始,以影音展现不同的生命感受,沉浸未来的无限畅想。
自古希腊始,身体-灵魂观念奠定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基础。而身-心二元对立的思想进路受到尼采的挑战,他开创的将身体作为审美主体的身体美学,以及之后将身体从灵魂的阴影中救出,赋予其存在的意义,恰成为具身观念的基础。
当下,作为肉身的身体,与嵌入技术的身体,以及超越身体的意识,正试图以某种方式耦合,乃至生成一个新的种系。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58
全新的空间站/未来的网红打卡地
A brand new space station
uture place of
Internet-famous location
多重的功能形态为这个空间站注入了灵魂,成为像人一样可以同时承载、具备多重身份的空间,而不是只有一种纯粹、单一的特定功能,它是一个复合化的未来空间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64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65
The space station 源数据粒子空间站是一个致敬城市未来、致敬宇宙太空舱的实验室。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纯粹的物质世界,人却创造出了智能,又去反思宇宙,这是奇迹的魅力所在。人往往敬畏又向往这样的奇迹,源数据粒子空间站随时准备去迎接奇迹。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67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68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69
Project of Planets
源数据粒子空间站的未来或许会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如何让空间站受欢迎的周期可持续?空间站所展现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不断注入新的创意的,每次展出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艺术展览,独特又有趣。新颖的展示内容可以引导观众在空间中驻留,给予沉浸式空间体验,不同的展示内容,读懂不一样的空间故事。
这里是与时空和宇宙对话的媒介。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73
新生与永恒是空间站的未来发展方向,核心区域就像一个破茧新生的蝴蝶:以自由、无限的线条组合形式展现新生,以空间的张力呼应着永恒。空间站的未来是科技智能化的,也是绿色可持续的。功能的复合化、材料的低碳化,空间站作为一个可持续、可循环的物理空间,将在优雅的苏州城中停驻,寻找无尽的发展。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75
宇宙,是源数据粒子空间站的航程,也是人类探索与反思的领地。它将追寻未知的世界,辨认生命和文明的轨迹。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77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78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79
▲结构分析图 1 P. 35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81
▲结构分析图 2 P. 36
项目名称: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
业主管理团队:张建雄、张成林、吴秋华、钱建伟、王璟晋、蒋恺、杨雪勇、邹磊
项目规划单位: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
项目规划团队:杨溟、徐寿权、杨昊、鞠靖、王晨、王真峥、周青
设计单位:XYZ DESIGN
设计团队:郭晰纹、吴耀隆、赵浩宇、成雨航、李娜、唐忻辰、梁雪琼、吴燊恺、梁敏、邝业彤
结构设计:正旦建筑工程设计(苏州)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苏州华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团队:曹靖、尚修通、单如兵、刘赟淼
多媒体单位:南京艺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团队:朱笑之、钱保、刘伟、周扬
监理单位:苏州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面积:约 728 平方米
坐落地点:江苏苏州新闻大厦 25 层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97
苏州日报人机融合智能研发中心丨中国苏州丨XYZ DESIGN-98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