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坐落于上海二马路九江路的红礼拜堂——圣三一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是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新教教堂,始建于 1866-1869 年。圣三一堂于 1989 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2019 年 10 月 7 日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神秘的红礼拜堂,在 2007-2009 年经历了一次全面修复工程,此后,封藏十余年至今尚未开放。十余年的空置使教堂主体出现局部木屋架蚁蛀、外墙面局部空鼓脱落等损伤情况。为迎接教堂对外开放,确保后续正常安全使用,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开展了本次保养维护工程。
2021 年 12 月 22 日竣工验收现场,右侧第二榀屋架进行了临时性结构加固
圣三一堂明信片(1900-1920 年)
建筑名称:基督教圣三一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
初始建造年代:1866-1869 年
原承建者:英国圣公会(Anglican, The Church of England)
原设计者:乔治·斯科特(George Scott)、威廉·凯德纳(William Kidner)
原营造厂:番汉公司(Messrs. S. C. Farnham & Co.)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 201 号
01 城市区位
圣三一座堂所在地自开埠至今一直是上海城市的中心区域,近代属公共租界中区的中央捕房管辖区,今天则属于黄浦区的外滩街道。主教座堂东面(正面)临江西路、北面临九江路(二马路)和南面临汉口路(三马路),不论是当时还是今日,均是各种商业贸易机构和市政管理机构云集之处。
1932 年圣三一堂所在区域的城市空间,教堂前有开敞的公共空间。
随着上海口岸贸易的繁荣,开埠数年后在此居留的外国侨民数量迅速增加,其中以英国侨民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的国教圣公会教友占有较大比重。他们最初是在英国领事馆内举行礼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一座专门的教堂亟待建造。因此,圣三一座堂从创始之日起,就是一座专门为英国侨民中的英国国教圣公会教友服务的教堂。
1855 年上海洋泾浜北首外国租界土地规划图
江西中路时称 Church Street
因英国海外传道会(C.M.S.,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坐落于现在的福州路,故其当时被称为布道路(Mission Road),而因圣三一堂临近英国海外传道会,故堂前街道当时被称为教会街(Church Street),直到 1865 年更名为江西路(Keangse Road)。
1867 年上海英租界地图
教会街(Church Street)已更名为江西路(Keangse Road)
02历史沿革
第一代圣三一堂推想图
图片来源:郑红彬《上海三一教堂:一座英国侨民教堂的设计史(1874-1893 年)》
第一代圣三一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英商贝尔(Mr. T. C. Beale)以公司的名义在江西路九江路口(今九江路 201 号)购得一块地皮,并资助一笔资金建造起一座教堂,供在沪的英国人做礼拜。第一代圣三一堂于 1848 年 6 月 18 日圣三一主日(Trinity Sunday)建成开堂。
第二代圣三一堂,1851 年。建筑师史来庆(George Strachan)当年在香港执业,本人当时并未到上海。由于错误的建造与工艺,采用跨度很大而又沉重的屋顶,1850 年 6 月 24 日即因遭受台风及暴雨而使屋顶坍塌。史来庆到现场踏勘后提出修缮设计,建议将屋顶落架重建,并在教堂的东立面正中加建一座钟楼。由于基础和墙体仍为 1848 年的教堂原物,为第二代教堂的质量带来了隐患。由于质量较差,1862 年教堂被拆除,1866 年圣公会决定对教堂进行重建。
1858 年冬,上海大雪,致使教堂屋面局部坍塌。
第三代圣三一堂。1866 年重建教堂由英国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师司科特(George Scott)设计,在沪开业的英国建筑师凯德纳(William Kidner)负责具体实施,后来因经费不足由凯德纳修改图纸,英国番汉公司承建,1866 年 5 月 24 日破土动工。1869 年 8 月 1 日建成开放,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堂典礼。
1870 年崭新的圣三一堂室内
1870 年代后期历史照片,圣三一堂已升格为主教座堂(The Cathedral)。1875 年,经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允许,该教堂升格为安立甘宗(新教三大主流派之一)北华教区主教座堂,故称“圣三一座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
1893 年英当局庆祝上海开埠 50 周年,在圣三一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1893 年于教堂东北角增建方形钟楼和连廊,后来又增建了塔尖和门斗,加添了彩色玻璃。塔内装有八音大钟,能按圣诗的音韵打钟,锥顶尖塔由四个小尖塔和一个大尖塔组成。为纪念上海开埠 50 周年,1893 年 10 月 12 日举行了奉献礼拜,钟楼的钟声第一次敲响。
1897 年圣三一堂,塔楼耸立
1905 年 11 月,圣三一堂明信片
圣三一堂成为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被作为上海的象征,早期出版的外国人著作中常提到“轮船驶进黄浦江,看到了大教堂的尖塔——上海到了”。
1900 年黄浦滨江历史照片,可看到圣三一堂的尖塔。
圣三一堂建成后,成为在远东最高级的英国教堂,堂内后来又装有电鼓风大型管风琴,在沪外国人经常在这里祈祷、礼拜。许多外国人在这里举行婚礼。
1883 年管风琴 SHA1883(Walker 公司制造)
1925 年管风琴 SHA1925(Harrison and Harrison 公司制造,毁于 1960 年代中期)
现堂内管风琴为香港圣公会捐赠。调音师正在为管风琴调音,为开堂做准备。03 设计师 01 史来庆(George Strachan)第一代及第二代圣三一堂建筑师。史来庆(乔治 斯特雷奇)是第一位在上海开业的职业建筑师,他于 1844 年到香港,后任职香港测量属(Surveyor General’s Department),1846 年开设中国第一家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1853 年或 1854 年开办泰隆洋行(Geo Strachan Co.),直到 1866 年。他的作品以新古典主义为主。史来庆为上海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 1847-1848 年建成的第一代圣三一堂,1852 年他设计建成了第一代英领馆。
第一代英领馆正门
02司科特(Sir George Gilbert Scott)第三代圣三一堂建筑师
乔治·吉尔伯特·司科特爵士(1811-1878)是一名英国哥特复兴式建筑建筑师,一生共设计、改建了约 850 座建筑,其中包括 500 座教堂、39 座大教堂和数座学校建筑。1849 年,他获封西敏寺建筑师(Surveyor of the Fabric of Westminster Abbey)。他的主要作品有德国汉堡的圣尼古拉教堂、牛津的爱克赛特礼拜堂、剑桥大学的圣约翰书院礼拜堂、伦敦白厅的外交部大楼以及伦敦的圣潘克拉斯旅馆与车站建筑等。
申江胜景图(1884 年),红礼拜堂室外
03凯德纳(William Kidner)第三代圣三一堂实施建筑师
1866 年修改圣三一堂设计并负责实施的苏格兰建筑师威廉·凯德纳(1841-1900),是 1860 年代在上海的、唯一的一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也是目前所知道的上海最早的职业建筑师之一。凯德纳在上海的作品有圣三一堂(1866-1869)、早期汇丰银行大楼(1877)和有利银行大楼(1878)等。凯德纳在上海的成功标志着欧洲职业建筑师开始登上上海的建筑舞台,也标志着西式教堂在上海的成功移植。
申江胜景图(1884 年),红礼拜堂室内
04朗斯代尔(Horatio Walter Lonsdale)第三代圣三一堂彩色玻璃窗设计师
霍雷肖·沃尔特·朗斯代尔(1846-1919)英国画家、设计师。在接受建筑师教育后,朗斯代尔与建筑师威廉·伯吉斯(William Burges)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主要设计师身份,参与了许多重要项目,包括圣芬巴雷大教堂(Saint Fin Barre‘s Cathedral),加的夫城堡(Cardiff Castle)等。另外还有彩色玻璃的设计,他在斯图尔特山庄园(Mount Stuart House)设计了十二生肖窗户和天顶,1889 年设计了圣三一堂彩色玻璃窗。
圣三一堂彩色玻璃窗,1889,RIBA
朗斯代尔其他彩色玻璃窗设计手稿,大都会博物馆
(左 1885 年,右 1908 年)
04历年改扩建
1928 年,在教堂的北侧建造了四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作为教区学校(Cathedral School for Boys)。
1938 年教区学校于圣三一堂连廊前合影。
照片中不知是否有出生于上海的英国小说家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1930.11.15-2009.4.19),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太阳帝国》(1984)描写一个英国男孩在上海日占时期的经历,1987 年由斯皮尔伯格改编为同名电影。
1940 年日本摄影师拍摄的圣三一堂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租界,教堂一度作为外国人的临时集中营,从此英侨无心管理教堂,导致该堂年久失修。
太平洋战争前,英国装甲车在圣三一堂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948 年 12 月,美国《生活周刊》(Life)记者 Jack Birns 拍摄的在圣三一前荡秋千的小孩。
1955 年上海市政府拨款对圣三一堂大修,1958 年实行联合礼堂后,仍以圣公会仪式举行礼拜,房产由房管部门管理,至 1966 年为止。
1955 年圣三一堂大修(照片由基督教两会提供)
1966 年,钟楼尖塔被强行拆除,教堂的彩色玻璃花窗被破坏,教堂内的全国稀有的古管风琴被砸毁,而教堂被改变为上海市直属机关革命造反联络部卫生连队门诊部。
1966 年钟楼塔尖被拉倒,八音钟和堂内管风琴均被破坏,不知去向。
1977 年 11 月,由于教堂年久失修,结合对教堂的大修,由上海市黄浦区房屋修缮公司第六工程部对教堂进行了插层改造,新增的插层作为办公室使用,教堂的底层改建为大礼堂使用,教堂东首草地改建为街心花园。
1980 年代,圣三一堂塔楼尚未恢复高耸的塔尖。
05 修复工程
2004 年随着外滩源片区的开发,基督教全国两会收回该堂,基督教两会办公室自圆明园路 169 号的协进大楼搬至九江路 219 号,并启动了圣三一堂修复工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设计单位进行保护修复,章明建筑事务所作为合作设计单位进行外立面修缮设计,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施工。2007 年 5 月获批开工,至 2009 年 9 月竣工。竣工后,圣三一堂和钟楼由中国基督教两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使用至今。
2007-2009 年大修,拆除 1977 年的插层,恢复原教堂空间,拆除工程难度极大。
2009 年修缮后的圣三一堂,高耸的塔楼恢复了原貌。修复工程在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心下于 2009 年竣工。圣三一堂修缮工程于 2017 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Award of Distinc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于 2000 年设立,旨在表彰为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作出贡献的地方组织或个人,在保护地方遗产、彰显其文化价值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以推动更多文物保护计划,提高文物修复技术。
圣三一堂修缮工程评语译文:这座神圣的教堂经过专业的修复技术,成功复原了中国最古老的安利甘教堂——圣三一堂的历史风貌,重塑了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历史地标之一。通过大修,恰当地去除不当的后期加建,恢复了十九世纪著名建筑师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设计的哥特式复兴建筑原有的庄严与宏伟,尤其是修复了建筑的结构、灭失的装饰,特别是彩色玻璃窗。钟楼的重建重塑了上海城市历史的天际线,它高耸的塔尖和独特的红砖为当代会众提供了合适的背景。
062021 年保养维护工程
经历十余年封藏,教堂内存在白蚁虫蛀、瓦片坠落等问题,通过保养维护工程进行完善和优化,为开堂做好准备。本次保养维护工程项目难度较小,但是每一个细节都随着工程现场情况调整了节点设计,通过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配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施工中的圣三一堂
对被蛀蚀的木梁进行临时加固,最小干预增加“钢拐杖”。教堂内个别屋面木梁已遭白蚁蛀蚀,经逐榀勘查有一榀木梁架已存在安全隐患。工程采取了在该木梁两侧增设钢结构梁作为支撑的临时加固措施,采用最小干预原则避免更换木梁和翻修屋面的大修方式,新增钢梁支撑后表面涂刷同色油漆,实现协调性和可识别性的平衡。
被白蚁蛀空的屋架
方案模型示意
完工后照片
创新构造节点,新增防坠落挡瓦。教堂屋面采用 600X300X5mm 厚的页岩石板瓦,瓦片钉在挂瓦条上,但由于日晒雨水和温差等气候影响,瓦片时有破损滑落,形成高坠风险,为教堂向公众开放带来隐患。设计团队结合屋面构造,进行了安装可行性的多轮方案讨论,最终利用屋面檐沟设置挡瓦金属网,防治落叶落入檐沟的同时防治破损瓦片高坠。
方案模型示意
现场试样,由于屋面既有层层勾搭的页岩瓦片,因此无法固定。
设计师现场手稿
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设计方案,将挡瓦构件落于檐沟之上
最终实现了利用屋面檐沟设置挡瓦金属网。
教堂室内为通高空间,在 2009 年修缮时受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上部外窗设为固定窗,仅可采光但无法通风,导致教堂上部湿热空气聚集易滋生白蚁,也不利于教堂内通风排烟。
本次工程参考历史照片中高窗的开启方式,将部分固定窗改为电动遥控开启窗,并设置防虫网避免虫鸟飞入,从而改善室内通风排烟,也从分析和消除病害角度消除白蚁滋生环境。
开启扇在符合历史原貌,还是满足现行防排烟规范间博弈。(最终选择了尊重历史原貌的内倒方式)
照片由业主提供,窗为三扇中的中扇内倒
圣三一堂在本次项目竣工后,将室内整饬一新,期待复活节的开堂。
圣三一堂在本次保养维护后即将在时隔五十余年后重新向公众开放,让这座精美的文物建筑回归公益性与社会性,更好地拓展上海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对上海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知。
本次保养维护工程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基督教圣三一堂保养维护工程
项目地点: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 201 号
建设单位: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保养维护工程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