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

2021/11/18 04:30:59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0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作为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的永久会址,坐落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核心区,紧邻新区市民中心、浦口火车站,南起滨江绿化带,西至滨江大道,东临长江,与南京市主城区隔江相望。江北新区一部分作为新区,一部分也作为南京市区的延伸,为城市保证了令人兴奋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本项目将在 2021 年首次承担海峡两岸企业家峰会的重任,以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功能成为江北新区公共建筑的崭新地标。
自 2019 年初接到建设方南京江北新区公共建设中心的前期策划邀请、后续的工程初步设计委托及施工图阶段的招投标过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美国 Morphosis 建筑事务所组成设计联合体承担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全阶段设计工作。北京建院团队继高质量完成 APEC、G20、金砖五国等多项世界级首脑峰会的设计工作后,与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汤姆·梅恩先生合作,再次承担本国家级会议中心项目的设计任务,以成熟的政务类会议会展建筑设计经验、先进的设计技术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南京奉上这一融合东方神韵的现代结构主义建筑佳作。
项目概况:
项目总建筑面积 18.72 万平米,地上部分高 157 米,面积 13.27 万平方米,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地下部分深 7.5 米,面积 5.45 万平方米,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按照国家级会议标准设计,建筑功能主要有大空间会议会展和高层酒店。裙房部分包含 9000 平方米展厅、3000 平方米的主会场、2700 平米主宴会厅、会见厅、报告厅、贵宾室、多个中小型会议室及公共共享空间等多种功能类型;酒店部分共有约 340 间客房及餐饮、宴会、康体等配套公共空间。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5
建筑区位图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7
鸟瞰总图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9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10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11
项目实景图
造型设计主题源于我国南宋绘画大师马远的“层波叠浪”,设计团队用现代建筑语言重新诠释了其东方神韵。设计理念基于扬子江边波澜壮阔的景色及城市发展策略蓝图的交集而来,启发了起伏的裙房屋面造型,50000 多平方米的超大尺度三维自由曲面金属屋面,单边长度超过 300 米,通过高低起伏的屋面造型传递江水波涛的意向,成为项目造型的最大亮点,纤薄的高层塔楼屹立在起伏的屋面上犹如大江波涛中的风帆起航。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14
造型意向图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16
效果图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作为江北新区形象性的启动项目,在尊重整合新区大框架开发策略的前提之下,加强了原规划新区的公众与公共使用功能。酒店塔楼量体突出的角色,加强了在江北新区原规划视觉走廊东北尽头的端点意向。建筑坐落在滨河公园景观内,自由起伏的建筑与周边景观和谐共生,勾勒出的自然美景与人文设计艺术完美融合。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19
效果图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21
效果图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按照国家级会议标准而设计,可承载各类型政务、高端商务会议及展览活动。建筑功能的全面性造就了建筑内部空间复杂多样,设计中巧妙地以中央通廊为核心,将多种功能通过共享空间串联起来,通廊顶部设置连贯天窗犹如建筑的脊椎,两侧延续建筑理念设计复杂曲面造型,建筑空间恢弘壮观。天窗的光线随时间变幻,与流动性的建筑内表面相得益彰,为建筑空间增加了澎湃的生命力,成为了建筑内部极具纪念性和礼仪性的代表空间,使人感受到空间造型和光影变化交织出的视觉高潮。
室内巡游
通廊的两端设置了两个主落客区:第一个落客区服务于一般城市大众的与会,第二个落客区服务于会议的仪式性入口与落客。与会者通过中央通廊进入建筑物内部,可方便地通过这一过渡空间抵达各功能区域。T 字短边的建筑轴线连接了面向一般市民大众的落客区与河滨景观区,长轴两端端口分别为贵宾落客区及酒店。大堂的平面与空间组织以及附属的服务空间,简单而符合逻辑性地提供了服务功能与会议活动不同需求的空间与活动多样性。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26
平面功能
巨型三维曲面造型使空间气势恢宏,令人尊敬。在功能性空间设置宜人尺度,令人舒适。使与会者身处其中充分感受建筑空间壮美及现代气息,对建筑的内部功能空间更是充满期待。室内空间的设计风格高度吻合建筑形态语言,充分诠释建筑设计的最初立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提升江北新区核心区的价值,启迪扬子江河畔标志性建筑美景的诗篇。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29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30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31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32
室内设计难点及亮点:超大尺度三维自由曲面造型空间钢结构设计。会议会展中心屋盖单边长度超过 300 米,通过高低起伏的屋面造型模拟江水自由流动的效果,由此构成了其极其复杂的空间曲面,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采用 Rhino + Grasshopper 进行三维空间曲面钢结构的找形设计,并接力 midas Gen 软件进行结构分析,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风洞试验获得复杂造型屋面的风荷载分布,提高结构分析可靠性;选择三维立体箱型管桁架作为大跨大悬挑屋面的受力结构,单榀桁架长度 130 米、最大跨度达 72 米。设计中将杆件做法充分标准化,以方便深化和现场施工。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34
桁架模型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36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37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38
桁架实景
超高层结构高效抗震体系
酒店超高层塔楼呈现薄片状,结构宽度方向抗侧能力弱;由于核心筒设置于塔楼中部附近,结构抗扭能力弱;为满足大堂净空需求,部分结构构件无法落地。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尽量靠近塔楼长向端部的位置布置“钢支撑+防屈曲支撑+钢板墙”形成高效抗侧力系统,有效增加结构抗侧和抗扭刚度,并通过防屈曲支撑耗散地震能量,显著提高结构在中、大震下的结构安全性。
薄片状结构风振舒适度控制
酒店超高层塔楼高宽比约为 10,远超国家标准限值(6.5),在大风天气下塔楼将产生超过规范限值的摆动,影响人体舒适性。为解决风振问题,首先通过风洞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得到酒店的风振响应,然后利用屋顶水箱和高空酒店大堂悬吊金属配重质量,并通过阻尼装置、主动驱动装置、导向装置和缓冲装置构成每套重达 175 吨的主被动混合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将结构风振幅值最大减小约 65%,极大提升酒店舒适性。同时设计中巧妙利用设置在顶层高空酒店大堂内的 ATMD 装置,进行装饰包覆,在未来建成之后将成为高空酒店大堂的一处兼具功能亮点与装饰效用的标志性景观。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44
ATMD 装置
特殊消防设计
本项目是自工程消防审验职能转至住建系统后,南京市第一个通过特殊消防设计专家论证的项目。由于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的特殊性,中央通廊疏散距离远超规范限值,且建筑整体按同一性质定性为高层建筑,主功能空间的面积远超规范的防火分区面积限值。消防解决核心策略是以中央通廊设置为人员疏散准安全区,将建筑分割为多层、高层两部分定性。消防车可沿通廊进入室内进行扑救。中央通廊采取大面积可开启排烟窗、甲级防火隔断、A 级不燃材料等加强措施。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48
核心消防解决策略
充分利用 BIM 模型,进行火灾场景设置进行火灾数值模拟,在 FDS 火灾动力分析软件中完成了对各个空间消防安全性的评估分析,并将数据及火灾控制条件在 BIM 模型中准确反馈。
在 Pathfinder 人员疏散软件中进行人员疏散模拟,可以实现对每一个个体的运动方式准确预测。
中央通廊屋面为不规则形态屋面,通过消防模拟准确计算出烟气充满储烟仓的时间、人员疏散时间、火灾危险级别,给超常规规范可限定空间的排烟系统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53
火灾烟气模拟(GIF 动态照片)
由于本项目中央通廊的可开启天窗数量在 1050 樘,为防止开窗器对室内空间产生不良的视觉影响,同时避免天窗的伸缩形变,开启推力及闭合锁紧等多方面功能性要求,解决好开窗器的外观及性能成为一个技术难点。项目采用小角度侧装大推力螺杆式开窗器,满足储烟仓充满时间内全部天窗 75 度完全开启。同时为保证天窗闭锁力设置电机及多点电锁组合,满足抗风揭标准值的要求。外观要求电机的闭合位置需要控制在结构梁高之内,侧向收至窗框短边的一侧,开窗器闭锁后任何部位不得超出结构高度范围,视觉上最大程度减少对外观的影响。每个电动排烟窗能实时反馈开启、锁止、故障在内的各类状态信号,确保玻璃天窗的正常气密、水密状态。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56
天窗局部
钛复合板双层金属屋面
本项目拥有 5 万平米以上超大尺度三维自由曲面金属屋面,这是项目造型上的最大亮点。在建筑外装材料上,选择了具有特色的钛复合板做为表面装饰层,以其特殊典雅的光泽、卓越的耐候性,充分展示了建筑第五立面的视觉魅力。自由曲面的屋面存在大量复杂单/双曲面部位,为优化板块类型,设计团队将金属面板通过平板拟合几何曲面,通过两个方向的密切圆半径控制。钛复合板屋面材料较为昂贵,为了节材设计,在确定菱形分板的角度时做了充分的模拟计算,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将耗材率降至最低。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60
金属屋面
阳极氧化铝板外幕墙
塔楼北立面采用渐变的马赛克外装饰构件,一直延伸至裙房屋面,同时建筑立面使用阳极氧化铝板,强调建筑形态的未来科技感,同时又准确传达层波叠浪的设计意向。该材料本身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富于变化,对光线角度极具敏感性,随着观赏者路线及角度的偏移,结合全日自然光线的变化,使建筑具备流动的视觉感受,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立面及空间效果,与建筑所体现的结构形态主义完美呼应。实现建筑师在多种情境角度下表达动态光影变化的效果,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立面及空间效果。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64
立面肌理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66
立面细部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68
立面构件
建筑生长过程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71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72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73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74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丨中国南京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orphosis建筑事务所-75
室外夜景
结束语
作为江北新区长江之滨的地标性建筑,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将对提升江北新区城市功能品质、提高南京市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正以扶摇万里的姿态,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目标扬帆起航!
项目信息及团队
项目名称: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
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项目时间:2019-2021
项目用地面积:87388㎡
项目建筑面积:187242㎡
建设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公建中心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合设计:美国 Morphosis 事务所
项目总监:焦力
设计总负责人:胡杨
建筑专业:胡杨、周新超、张伟
结构专业:甄伟、王轶、张龑华、张磊、宋俊临、王可、张慧
设备专业:王毅、王思让、赵彬彬、尹鹏
电气专业:余道鸿、张建辉、王志松
经济专业:刘国、李菁、李欣远、刘树山、李芳芳、徐洋、杨铠繁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