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

2020/04/15 22:31:45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以下简称南PTH)的落成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增添了一份便捷和活力。该项目的设计工作由同济设计集团原创设计完成,并于2018年建成,旨在解决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公共交通需求,同时在功能和美学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1
▲ 总体航拍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3
▲ 市政综合服务用房北立面夜景透视
项目概况
南PTH位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核心区南入口。基地北临申迪西路,东临星光大道,南临围场河,西临P1停车场。地块规模较为紧张,外围有交通环岛、道路交叉口、桥梁等对其出入口设置的限制,同时项目本身又要满足较多的功能需求。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地块空间、合理组织人车流线成为该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7
▲ 城市区位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9
▲ 区域区位
项目在完成公共交通枢纽功能的同时,还将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7平方公里的市政交通综合管理提供管理服务等功能场所。这些功能在单层的公共交通枢纽候车棚以及拥有三层办公空间的市政综合服务用房中得以实现。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12
▲ 市政服务用房西立面透视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14
▲ 市政服务用房东立面透视
总体分析
在布局上功能优先、景观并重、兼顾经济、服务便捷是本公交枢纽的重要设计原则,营造具有可识别性、可适应性,布置舒适畅通的人流疏散场地,满足出行者通行、候车、驻足对空间和环境的多重需求,确保交通设施服务能力满足需求,附属设施齐备完善、设计经济合理,从而达到功能、景观、经济、服务的统一。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18
▲ 总平面图
为了更好地组织人流和提高地块使用效率,本项目采用叠加式的空间排布成为主要的布局模式在地面层的公交场站向下挖掘两层地下空间设置两层地下车库、解决社会小型车辆的停车需求,向上架空设置4层市政服务用房、解决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7平方公里的市政和交通综合管理功能需求,并很好的解决了三者之间的交通、空间、结构联系并有效避免了相互干扰,实现土地使用的集约和高效利用。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21
 ▲ 叠加式布局
南PTH交通枢纽内部的人流、车流流线简捷合理,实行单向交通组织以达到有交织无交叉、右进右出的交通流线。保证公交专线、接驳车、非机动车、部分社会车辆功能分区明确,上下客点分离,让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人流之间不产生冲突。
基地东侧为步行区域,西侧为车行区域,行人可以不穿越车道而方便地在各个站台之间换乘,同时基地合理设置与整合内外衔接出入口,减少枢纽交通对外围路网产生的影响,实现人车分离,创造高效、有序、便捷的换乘环境。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25
▲ 功能分区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27
▲ 车行流线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29
▲ 人行流线
建筑设计
建筑造型上采取方整的基本建筑形态,辅助以简洁明确的体块穿插关系,同时运用相对质朴的材料传达出与整个园区建筑环境和谐匹配的内敛性格。
建筑立面采取深红色窑变面砖和预制清水混凝土挂板两种材料进行对比,相互映衬,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情,整体犹如一座原生于基地的旧有建筑通过改造焕发新生一般,让两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变化出新的艺术魅力。
在红砖与清水混凝土相间的位置辅以通透明亮的玻璃幕墙,实与虚,刚与柔相得益彰。深与浅,光与影的组合创造了一个温暖而现代的办公场所。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35
▲ 红砖墙面与清水混凝土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37
▲ 侧立面清水混凝土材质
其中,深红色窑变面砖的尺寸、颜色、质感以及施工方式经过反复推敲,在经过国内外多个品牌的面砖、整砖样品对比后,最终选择产自奥地利的230mm*65mm的手工窑变砖,并综合考虑造价因素,将海运进口的整砖每块切割作为两块面砖使用,达到自然、质朴、原真的要求,呼应了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建筑风貌。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40
▲ 红砖墙面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42
▲ 侧立面清水混凝土材质
而作为立面的另一主要元素——清水混凝土,则是在多次试验了现场浇筑和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效果对比之后,最终采取了主要尺寸为1.2米宽、0.8米深、4.5米高的单元式、预制装配式清水混凝土模块式立面,在保证清水混凝土外观的同时,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并有效保证了混凝土成色的一致性。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45
▲ 预制装配式清水混凝土模块式立面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47
▲ 立面材质
与楼层通高的立面窗带划分墙面,创造了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展现了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折衷和融合,既继承了周围建筑厚重坚实的体量感,又兼顾现代建筑面貌的活力。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50
▲ 市政服务用房立面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52
▲ 市政服务用房立面图
为了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公交枢纽候车站台与地下车库的衔接处设计有两处开敞的下沉景观庭院,在拓展地下空间、组织竖向人流动线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通高的空间从视觉上将庭院向天空过渡,增强了地面上下的联系。柔和的锈蚀钢版、素雅的清水混凝土、温暖的木地板相得益彰,为原本普通的庭院增添了一份别致。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55
▲ 庭院景观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57
▲ 庭院景观
相对以往露天候车场地的布局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服务人群的使用需求,公交枢纽在设计布局上设置了可遮阳避雨的全天候候车区域,结合自动喷雾降温系统在环境条件上为游客提供优越和安全的候车、上下客空间。为满足采光需求并综合造价因素,采用压型钢板和夹胶玻璃相结合的形式,使传统压抑昏暗的候车空间变得通透明亮,使人们在等候车辆时更加舒适。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60
▲ 公共交通枢纽候车棚夜景透视
候车棚的排水、照明、智能化等机电管线采用隐藏式设计,巧妙利用钢结构柱空心部分预敷管线,保证候车棚结构简洁纯粹的视觉效果。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63
▲ 公共交通枢纽候车棚夜景透视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65
▲ 公共交通枢纽候车棚夜景透视
主要层平面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68
▲ 一层平面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70
▲ 二层平面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72
▲ 市政综合服务用房剖面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74
▲ 市政综合服务用房剖面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丨中国上海-76
▲ 墙身大样图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公共交通枢纽及市政综合服务用房项目
项目地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
设计时间:2013年~2016年
建成时间:2018年
建筑面积:51830平方米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单位:上海申迪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人:汤朔宁
建筑设计:林大卫、李瑞冬、余雪悦、陈朝阳、周鉴云
结构设计:金章才、林君威
给排水设计:黄倍蓉、茅徳福、陈夏彬
暖通设计:曾刚、姚赛
电气设计:程青、程贵华、郑剑锋、刘雯
景观设计:李瑞冬、李伟、翟宝华
泛光设计:杨秀、朱竹春、何迪、章海贝
绿建设计:汪铮、忻蕾
建筑摄影:榫卯建筑摄影
文稿编辑:孟庆超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