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

2022/08/11 01:07:25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洛阳罗曼罗兰文化传播旗下媒体:洛阳《建筑装饰》杂志、AD 建筑装饰微平台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1
在时尚繁华的商业街上,植入一段由耐候钢钢水浇铸的“乡村泥泞路”,通过作品与环境的强烈冲突来制造“奇妙感”,以引发人们对脚下这片土地曾有的乡村景象的思考与联想。这就是《印记》这组作品的创作初衷。该作品是为在湖北襄阳华侨城奇妙镇举办的首届公共艺术节而创作。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3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5
©金伟琦
在刚接到创作邀请时,我对奇妙镇这个地方充满了无限遐想,因为这个小镇名为“奇妙小镇”,那这里应该有很多奇妙之处。然而,当我来到现场才意识到,奇妙镇只是商业策划下的地产概念,这里原本是一片广阔的农田,正在被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城覆盖,所谓的“奇妙”只是对这片城区未来发展和美好生活方式的憧憬。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8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10
©金伟琦
这次创作的任务是为商业中心创作公共艺术作品,以体现奇妙小镇的“奇妙”这一主题概念。在创作期间,这里的空间环境还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新的空间语境和场所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要在这种状况下无中生有的进行创作是有难度的,因为公共艺术创作不同于艺术家个人自律自为的创作,公共艺术作品创作概念的产生要么根植于场地历史记忆、要么与新的环境形成对话与协调、要么与公众产生互动交流,但是就当时的场地条件来看,产生这些关联的条件都还不具备,因此,我的创作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13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15
©金伟琦
数天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创作的僵局得以破解。我在园区的混凝土路面上发现了一大团泥块,泥块上面有一道工程车碾压留下的清晰的轮胎印记,这一印记就像是路面上的一块浮雕,这一情境触发了我对童年乡村道路的记忆,因为以前在乡村这一景象是随处可见。我印象中,乡村道路是有丰富“表情”的,而且这些“表情”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一下雨,道路就泥泞混沌。雨过天晴,路上满是车轮印记和行人的足迹。天干数日后,路面的各种痕迹在汽车碾压和行人的踩踏下消失不见,复归尘土,直到下一场雨的到来,如此循环往复。
▽近距离接触“泥泞的道路”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19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21
©金伟琦
道路的“表情”不同,人行走在上面的心情和状态也会不同。下雨天,在泥泞道路上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步履蹒跚;天晴,路面平整且柔软,步履轻快,人的心情也畅快。这些就是过去乡间行路的苦于乐。
随着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乡村也已有了现代化的公路设施,这些记忆中的场景不仅城市里不再有,就连在乡村也难得一见了。当然,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乡村土路实际是谈不上有什么浪漫情怀的,其给日常生活和使用上带来的麻烦也是与现代化的价值观相违背的。但是,乡村土路曾是我们的“来路”,承载了我们的过往记忆。
对于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奇妙小镇而言,承载其未来繁华面貌的正是曾经的乡野,随着快速的建设发展这些乡野踪迹最终将无迹可寻。《印记》这组作品试图将乡野道路的车辙和行人足迹“浇铸保存”,通过片段呈现的方式“复原”在繁华的都市商业区,创作希望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来展现过去乡村土路的日常状态。
▽记忆中-大雨后的乡村道路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27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29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31
©金伟琦
作品的表现方式非常直接。原计划是寻找一段乡村泥泞公路直接进行翻制然后再用耐候钢钢水浇铸。但经过试验发现该计划不可行,原因有三:首先,乡村路面状况时常会受雨水天气的影响,路面形态不稳定,而翻制工作却需要路面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再者,有车痕和人迹的道路一般都是处于使用状态下的道路,我们不能因为制作作品而阻断乡村交通;最后,即便天气和路况的稳定性都能满足,也很难找到理想的极具表现力的路段来体现乡村泥路丰富的表情。
将所有因素综合考虑后,最终决定在大型雕塑加工厂室内制作该作品。方法是先在室内地面铺上雕塑泥,再用各类型车辆碾压和行走踩踏模拟出路面痕迹,然后再翻制浇铸。这一方式的好处就是在痕迹制造和模拟的过程中艺术家能占据主动,作品效果更加可控。
▽艺术装置细节展示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36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38
©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40
©金伟琦
完成品最终铺装在奇妙镇商业中心偏离人行主通道的小型广场内。作品的气质和面貌无疑与周边时尚热闹的商业环境是格格不入的,甚至还有强烈的冲突感,但也许正是这种突兀和出其不意的感觉回应了奇妙镇所要营造的“奇妙”体验。公共艺术创作与公共空间是一种互成关系,不同的空间条件产生不同的创作策略,虽然《印记》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与周边空间环境的生成几乎同步,但是,作品创作概念的产生仍然是根植于场地特定的历史记忆。
▽广场中的艺术装置与周边形成对比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44
©杉美术馆▽创作概念模型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46
©场域营造工作室
项目详细信息
作品名称:《印记》
创作机构:场域营造工作室
作品创作:胡泉纯
创作团队:向昱、陈松林
策展人:孙振华
艺术总监:傅中望
展览策划:东湖杉美术馆
展览统筹:刘颖
委托方:湖北襄阳华侨城
项目地点:湖北襄阳华侨城奇妙镇
作品尺寸:10 米×4.5 米
作品材料:耐候钢
创作时间:2020 年 11 月
建成时间:2021 年 6 月
作品摄影:金伟琦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64
胡泉纯 场域营造工作室创始人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66
场域营造工作室是一所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和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跨专业机构,团队由艺术家和建筑师共同组成。多年来一直从事城市和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研究。场域营造工作室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创作注重研究原有空间场地的特性,通过这一方法试图去解决作品的在地性,建立作品与人及场地的关联。
胡泉纯
往期作品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70
往期推荐
陈林 × 崔树联袂设计新作|西班牙德赛斯全球旗舰店
Chenyii.Design Studio 忱意设计新作 | 山中方一日
报奖|
40U40 杰出青年
金住奖
锋建筑
住宅效果奖
WYDF100 杰出青年
中意设计奖
老宅新生奖
新商业空间奖
家装设计百强
色彩空间设计奖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85
视频号:@建筑装饰杂志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87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88
AD 建筑装饰
《印记》丨中国襄阳丨场域营造工作室-90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