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UDIA 有话说
城市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曾说:“公共空间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带来一些社交的摩擦,把本不会遇见的人带到一起。”
建国西路,一条充满浪漫情怀的老街,既有历史的厚重与浪漫,也有着现代生活的活跃和朝气。建筑不仅关乎空间,也关乎时间。好的建筑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而好的秘密就在于尺度与细节中,人们永远会为舒适的空间所吸引和亲近。
建国西路
建国西路,横跨黄浦区和徐汇区,东起瑞金二路接建国中路,西至衡山路、宛平路、广元路六叉路口。全长 2498 米,宽 14 米到 20 米。
路史篇
建国西路的东段,辟筑于 1912 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造,当时的名字叫“靶子路”(Route Range),或“打靶场路”(Rue du Champ de Tir)。1920 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旅沪法侨福履理的名字更名为“福履理路”(Route J. Frelupt)。1922 年到 1925 年,逐渐向西延伸至今宛平路。
1930 年代,福履理路金神父路口西侧西望
从毕卡第公寓俯瞰凯文公寓屋顶和贝当路、福履理路交界处
建国西路衡山路宛平路广元路路口
1943 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曾改名“南海路”。1945 年抗战胜利,正式改名建国西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由东起瑞金二路往西漫步建国西路,穿过南北走向的建国中路、陕西南路、嘉善路、襄阳南路、太原路、岳阳路、乌鲁木齐南路、安亭路、高安路、吴兴路,至衡山路、宛平路、广元路交叉路口止。
名宅篇
一路一本书,一楼一故事。建国西路这条马路,向来低调文静,沿路多为居民住宅,这些老房子大多年代久远,见证了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细数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洋房建筑,却丰富得惊人,而且每一幢建筑几乎都有不与人说的故事。
步高里
建国西路 170 弄,陕西南路 287 弄
步高里,它拥有一个特别好看的门面,中国式的牌楼顶着斗拱与飞檐,近 9 米高的门楼上,同时用秀润的黑体字刻着中文名“步高里”与法文名“CITE BOURGOGNE”,前者是后者的谐音,两个名字的中间还有醒目的“1930”。1989 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0 年,有个法国人亲手画出了步高里的设计图稿,整条弄堂融合了西洋联排房屋的风格,共有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建筑 78 幢,清水红墙,老虎窗,乌漆大门,藤蔓缠绕的天井,晾着床单的大晒台,亭子间,所有这一切你对石库门生活的想象,都能在里头找到。
巴金《海的梦》
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著名人士曾先后居此。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故居,位于步高里 52 号,在这里他创作了《海的梦》等作品。
融合西洋联排房屋风格的步高里石库门建筑,依然保存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民居文化风俗。屋脊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厚实乌漆的大门背后是小小的天井,晾衣竹竿、搓衣板、马桶刷等居家日用品在此唱着主角。
原荣公馆
建国西路 296 号
这幢优秀的建筑,记录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它曾经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故居,亦是中国公私合营的诞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现为高组长商业会所——襄阳会馆。
建筑立面略具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竖向采用三段式构图,以多重线脚腰檐和雕花纹饰腰线分隔。红瓦四面坡顶出檐较深,南侧屋面中部嵌置精致的小阳台。南立面对称,中部前出,底层构筑为高阔的门廊,两侧分置阶梯,其上部原为颇具气势的方形大阳台。东西两边对称建有八字形凸窗,结构贯通三层。水泥外墙粉刷为淡黄色,局部墙面装饰有巴洛克风格的花案浮雕。主入口设在东侧,门内为双重木门装饰的过道厅,三联拱雕花木落挂、木质券柱门洞等皆保存较好。室内厅堂采用青花图案瓷砖铺地,以棕红色瓷砖勾边,显得雅致而庄重。室内原采用锅炉供暖,部分热水汀部件还有保留。花园内原有的中式亭桥及假山池塘等保存良好。
荣毅仁家庭照
荣毅仁(1916 年 5 月 1 日-2005 年 10 月 26 日),男,江苏无锡人。1937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民建成员。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
1956 年,上海工商联副主席荣毅仁(右四)同上海工商界人士就上海市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座谈。
1956 年,荣毅仁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1957 年后,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1988 年 5 月,荣毅仁(左二)在家中会见美国大通银行董事长布徹、大通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戴维—洛克菲勒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在文革中,荣毅仁身处逆境,英雄无用武之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荣毅仁开始了新生。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于 1979 年 10 月成立了一个直属国务院的 CITIC 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聘请荣毅仁来当首任总裁。不久,荣毅仁便以大上海资本家的经营谋略和中国政府的强大背景,将 CITIC 发挥到所向无敌的地步。公司成立第一年,荣毅仁就接待了来自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达 4000 多人次,国内前来洽谈业务的也有 3000 多人次。荣毅仁不遗余力网罗人才,聘请到为中美建交立下汗马功劳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顾问,成为脍灸人口的美谈。
船王东豪苑私宅
建国西路 365 弄福履新村 5 号
建国西路从“靶子路”改名成“福履理路”之后,在 1934 年,有一位姓章的业主,用路名为自己造的新村来命名“福履新村”。
新村位于建国西路 365 弄,建国西路、太原路这里,占地 5147 平方米,共有 14 幢 2 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面积共 3520 平方米。新村是个纵向的地形,朝路的面宽并不大,除了安排两幢住宅外,新村的主出入口插在中间。14 幢住宅造型各异,但均是西班牙建筑风格,轻巧活泼。
这里的 5 号,是香港船王董浩云当年在上海的一处私宅。1937 年 9 月,董建华出生在这里,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直到 1949 年,才随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
董浩云全家福。摄于 1946 年,前排右二为长子董建华。
董浩云在中国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白手起家建立了他的航运帝国。在职业的鼎盛时期,他拥有一支超过 150 艘货轮、总载重量超过 1000 万吨的船队。他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被称为东方的“奥纳西斯”。
董浩云
有意思的是,董浩云也是大家口中的“宁波人”(原宁波定海县,现在的舟山),而另一位“船王”包玉刚,也是“宁波人”(镇海)。所以说,宁波人是相当会做生意的,解放前,他们推动了上海的繁荣,解放后,这些“上海宁波人”,又缔造了香港的崛起。
1981 年董浩云逝世,董建华接掌东方海外,85 年公司即遇到危机,濒临破产。此时,大陆方面透过霍英东出手帮助,使公司走出了困境。
董建华先生参观上海交大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1992 年 10 月,董建华被彭定康委任为行政局非官守议员,开始步入政界。1996 年 12 月 11 日,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行政长官竞选中胜出,并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任,成为第一任香港行政长官。
建国公寓
建国西路 394 号
建国西路 394 号,现在叫“建国公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公安局办公大楼,现为市委机关事务局使用。建于 1935 年,过去叫“法国太子公寓”、“道斐南公寓”(Dauphine Apartments)。
现代式公寓住宅。层层出挑的水平阳台板成为建筑形体的主要特征。建筑简洁无装饰墙面。对于水平线条的强调和局部构件,如转角钢窗的运用,充分显示了现代建筑风格。
美国殖民地壁板外墙式花园住宅。建国西路 398 号
从其比较局促的基地可以看出,这样规模的花园住宅一般都“跻身”在当时法租界高度城市化以后留存的小地块中。住宅沿街面南而建,体量小,入口几乎紧贴沿街围墙了,很难奢望有一定规模的花园,形式也相当朴素简洁。
奚福泉
沪上著名建筑设计师、现代主义建筑的积极倡导者奚福泉设计师,1929 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回国创办奚福泉事务所,1931 年后设计作品有:浦东同乡会大厦、梅泉别墅、虹桥疗养院、愚园路住宅等。
建业里
建国西路 440、456、496 弄
建国西路上的建业里,是上海目前最大的一片石库门建筑,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建于 1930 年(另一说 1931 年至 1938 年),分为东弄(建国西路 440 弄)、中弄(建国西路 456 弄)和西弄(建国西路 496 弄)3 部分,包括 260 幢石库门里弄房子,均为二层清水红砖建筑,拥有别致的马头风火墙和拱形券门。
1994 年,建业里被列为上海市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懿园
建国西路 506 弄
懿园,建国西路 506 弄,里面共有 57 个单元,砖混合结构三层楼房,建筑风格为新式里弄。住宅建筑外观主要为西班牙式风格。
外墙均采用水泥拉毛粉刷;屋顶采用红色西班牙式筒瓦;窗间采用具有浓郁西班牙特点的螺旋形柱。总弄两边围墙每隔一定距离,有绿化小品装饰,成为了懿园的一大景观特色。
汪精卫旧宅
建国西路 570 号
这幢住宅建于 1926 年,有法国建筑师贝恩.脱雷设计,砖混结构,屋高 3 层,平屋顶,造型简洁,具有现代建筑气息。
现在这里是徐汇区机关幼儿园所在。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这里是原业主维特赛克居住。
汪精卫和陈璧君
1939 年 1 月,汪精卫公开叛国。5 月,汪精卫抵达上海,这段时期,汪和他们家的“河东狮”陈璧君,就寓居这幢花园洋房内。
王时新旧居
建国西路 618 号
618 号,现在是波兰领事馆,过去,这里是香港富豪王时新旧居——王时新的媳妇,就是孙科的女儿孙穗芳。房子竣工于 1948 年,现代花园住宅;立面简洁,水泥拉毛方格墙面,四坡挑檐屋顶,楼梯间设半圆形大玻璃窗。
陈三才旧居
建国西路 622 号
建国西路上不仅有“船王”,还有一位“大王”,“冰箱大王”,这就是现在的建国西路 622 号,当年的陈三才旧居。这是一栋四层楼的花园洋房,整个建筑是德国青年派的样式,这在上海似乎是不太多见的——折线形的屋顶,顶部半圆形的大窗楣连带着下方微拱的阳台,有德国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陈三才
抗战爆发,打破了陈三才生活的宁静,激于民族大义,他迅速投入了民族的救亡工作,秘密参加了地下锄奸工作,参与行刺大汉奸汪精卫,不幸事泄,于 1940 年 7 月 9 日在上海被捕,同年 10 月 2 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 39 岁。
怀旧篇
建国西路 336 弄,坐落着新式里弄福德坊。弄内 1 号是建于 1931 年的西式花园住宅。该住宅 20 世纪 50 年代为上海民办虹桥中学,20 世纪 60 年代改名为“大庆中学”。
这里,曾经培养了一批批学子。大庆中学的学子们,你们还曾记得吗?
漫步上海系列 || 建国西路,低调文静,每一幢建筑几乎都有不与人说的故事 UDIA 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