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

2021/03/26 18:00:00
查看完整案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下载
H&M“新疆棉花碰瓷”事件之后,
天猫和京东上H&M的所有商品全部下架,艺人解约,百度地图以及谷歌地图搜索不到H&M店铺信息......
对比多个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国内服饰公司在大盘弱势的情形下逆势上涨。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3
据2020年H&M集团年度销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销售总额高达74亿人民币,是全球前四大市场之一,
因为H&M的愚蠢行为,将面临中国内地445家门店的关闭。
由此事件,BCI(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
),被拉到了大众视野当中,
BCI会员体系共分为四类:零售商和品牌、供应商和制造商、生产者组织以及公民社会。截至2020年12月9日更新的资料,会员数量达数千个,很多我们熟知的品牌都是BCI的会员。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10
我们看到这两年国货品牌的崛起,相信我们将会刮起更大的国潮风。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12
新消费的滔天巨浪下,概念扎堆、玩法多样,新品牌层出不穷,老字号回潮复兴。今天来梳理出关于新国货的几大新趋势:
高速增长:带走了一代人的记忆
2020年,整体国货品牌表现斐然,截至2020年6月,天猫线上国货品牌数量就达到2018 年的2倍。三年间,天猫线上国货品牌累计增长10万余个,增速远超国外品牌,在线上市场占有率超七成。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16
高创新:品类创新贡献度超44.8%
新市场、新机遇、新增长,新国货品牌借力中国强大的数字化生态和基础,实现了快速跃迁。其中,品类创新功不可没,对国货发展的贡献度达44.8%,助力国货品牌业绩与流量的双增长。
国内品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兴设计师,为我们品牌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那么我们在国产品牌成长为快时尚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例如产品供应链以及产品品类的研发。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20
新用户:90、00后成为国货消费担当
新国货消费人群中,女性消费占比为64.3%,男性消费占比为35.7%。其中女性更偏爱美妆品类,而男性则更偏爱智能数码。
不可小觑的除了女性消费者引领的“她经济”,还有00后这一Z世代消费群体带来的63.5%的国货消费增长。90后、00后已成为国货消费担当,在总消费中占比超过50%。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24
新渠道:直播带货成最热新渠道
新国货的异军突起,离不开线上新渠道的开拓。直播带货成为2020年视频新时代重要的销售新渠道。
CNNIC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达到5.62 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9%,占网民整体的59.8%;
艾瑞咨询也曾在《中国直播电商生态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可破万亿,2021年预计将达近2万亿。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30
随着新国货对细分市场和目标用户的极度细分,一拥而上寻找新赛道的流量焦虑是品牌方面临的现实困境。但从万亿级增量的预测数据来看,新渠道的红利仍未被吃尽,六成的网民中仍然有市场在等待着商家的发掘。
新国货之城:一二线占主流,三四线飞增
天猫发布的《新国货之城报告》显示,魔都上海拔得头筹成为“新国货消费之城”,凭借一己之力贡献全国1/6的新悦销售品牌规模。耳熟能详的拉面说、钟薛高、小奥汀等新国货品牌都来自这里。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34
广州则当属“新国货美丽之城”,一半以上国货化妆品如完美日记、HFP 等均来自这片美妆个护行业氛围浓厚的土地。
北京作为“新国货文创之城”,开启了文创IP 打造及跨界联名的新篇章。杭州新国货商家林立,最具有国风文化……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37
扎堆一二线城市的同时,新国货在三四线城市也有巨大的消费增长,高达45.8%,超过一二线城市一倍之多。
新国货崛起,H&M事件背后的国潮风丨墨砌商业设计-39
我们的国产品牌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价格、款式、设计感越来越受市场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单一品类的国货品牌到国货零售快时尚,成为各大购物中心的主力店,是我们值得去探讨和研究的,只要方向选对了,其他的就让我们来交给时间。
内容仅做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仅限于学习交流
墨砌商业设计作为践行商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将持续为客户提供精准且系统的商业解决方案。
南京喵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0492号-4知末 © 2018—2020 . All photos and trademark graphic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wners.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苏B2-20201444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