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鼓楼论建》系列对谈是
庄子玉工作室
,致力中国当代设计实践,在
建筑理论
和
实践探索
中的新尝试。整个系列以讲座、对谈、沙龙作为主要形式,为建筑师甚至其它行业的优秀从业者,营造一个非正式的交流场合。
对谈主题
“
頭上的包
”
「建筑师,用空间写日记,
而空间,恰恰是城市的日记
。」
对谈嘉宾:刘阳
刘阳,1982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建大建筑系,曾先后于非常建筑和齐欣建筑工作多年。2012年与徐丹创建大料建筑。
大料建筑最关心的是情感和记忆。我们希望以率性的方式做出“煽情”的设计。大料理想中的建筑是:午后,大树下,人们三三两两,聊天嬉笑,享受阳光和恬静。大料建筑多次参加建筑及艺术展览,并获得六项国际设计奖。
△鼓楼论建第二期现场
2019年12月26日,《鼓楼论建》第二期活动在鼓楼7号院-庄子玉工作室北京办公室如期开展。对谈现场,
刘阳
演讲环节
「作坊式个人化工作室」
庄子玉:今天很荣幸请到刘阳老师,欣赏他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项目作品,因为我一直在说我们是一个商业公司,我们设计的项目我觉得最难的一点就是不够纯粹。所以我觉得作为同龄人,能实现很多完成度非常高的作品且纯粹,里面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张东光
,他分享关于一种建构文化或者建构逻辑内生的建造方式,就是所谓context(文脉),他的建造逻辑和思路。今天我们希望能从刘阳老师这获得一个更广阔的思维和线索。
刘阳:首先谢谢子玉的邀请,能在这跟大家一块交流。与你们事务所不同的地方,
我们更像是一个
作坊
,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我们的工作状态上,更像是一个很
个人化的工作室
。
「头上的包有大也有小,有的是人敲,有的是自找」
刘阳:
我开始具体讲讲今天这个题目——头上的包,这是大概20多年前中国摇滚乐最鼎盛时期的时候,魔岩三杰其中一位——何勇的一首歌。这首歌的第1句歌词是这样的,”
头上的包有大也有小,有的是人敲有的是自找
“。我把它作为今天交流的主题,因为我觉得这跟我们的工作状态有关系,
我的工作状态是一个完全以我个人趣味或者个人取向去往前推进的工作。
我甚至会把设计和盖房子这件事情,当作我的个人爱好,一个可以记录我生命当中每一段时期,每一个想法和经验的容器。
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包有的是被人“敲“的,有的是被甲方“敲”的,有的是被施工方“敲”的,也有的时候是自己自找的,
一种执着且坚持的处事方式充斥着我和甲方的沟通日常当中。我经常会自找麻烦,希望找到突破口把事情往前推进,而有时候迎接我的却是“咣叽”一个“大包”得接踵而来了!
2012年我们成立事务所,刚成立的时候就我一个人,事务所坐落在胡同里面,房子面积大约有这个房子的两三倍那么大(鼓楼7号院南屋)。一开始思考问题比较理想化,项目集中在一些小体积的房子上,六、七年下来大概盖成有10个房子左右,没盖成可能得有40至50个,甚至更多。到了年底,我会看看电脑里面的文件夹来总结一下过去一年所设计过的房子,更多的时候,反而那些
最终
没有盖成的房子更值得被关注。我经常会从那里面找到一些让我兴奋的点进行重新设计,因为
我觉得每一个项目的细枝末节处都值得被利用,细节处更能代表我们的工作状态
。
△鼓楼论建第二期现场
「2012 年
·
一抹黑」
△ 海绵山洞 x 2012年大声展
@大料建筑
2012年11月4日,由现代传播集团旗下《新视线》杂志主办的2012大声展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橙色大厅举行。 展方命题,希望我能制作一个体积2x2x2的小房子在展览中展出。当时我的儿子正好两岁,建筑师比较穷,没有办法给小孩买什么玩具,当时我想借这个机会给他做一个玩具,
一个2米×2米的小房子对于小孩来说,就是一个大世界了
。
这个海绵山洞最初是由一个两米见方的海绵构成,我自己一手在里面足足扣了一个礼拜,像挖煤一样,按照心里的感觉一步一步塑造,挖出一个像山洞一般的空间。我觉得有意思的是,
小孩他在里面不仅能用身体去感受这个空间给他带来的一些体验,更有意义的一点是他可以自己去改变这个空间
,小孩可以随性的一使劲抓到一块海绵,他可能觉得这里是一山洞,那里可以藏一个玩具。这个海绵山洞可以给体验者重新去创造一个属于他/她自己的空间,这是这个作品比较好玩地方。
「2012 年
·
月亮舞台」
△鼓楼论建第二期现场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我们事务所成立以后的第一个项目——月亮舞台,这个项目缘起2012年,一位老奶奶名叫邓晓兰,她出生在河北马兰村。 退休以后的
邓晓兰
老师需要每周乘坐4到5小时的汽车和火车,从北京回到马兰村教当地农村的孩子西方古典乐器,希望能让当地的小孩从小培养一个对音乐的热爱。知道邓老师的故事后,电视台想资助
邓晓兰老师
给当地的小孩举办一场音乐会,于是
邓老师找到了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们建造一个舞台。
场地选在河道边上了,依傍在村子边上,河流由高往地处流下。我们在河边上做了一个圆圈型舞台,后面是后台,表演者可以从山洞往下走,然后从另一边走出来,在对面我们做了一个飘在河上的舞台。
△月亮舞台平面图和
效果图 @大料建筑
我们发现在野外空旷的地方,皎洁的月光像一盏探照灯一般把光束照射在舞台上,形成一种空灵清幽的感觉,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不需要灯光照明。
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白灰相杂的石头,顺着山坡,在缝隙处加入细小的玻璃珠砌成了舞台,通过水面、月光和玻璃珠的反射,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体验
。
另外,我们关注小孩子作为表演者在舞台上的真实体验,通过一条细长幽暗的隧道走向舞台,一束光打下,山谷中回荡起流水声和音乐之声,希望能将这种现场的空间体验给予表演中的小孩子,带给他们一种强有力的表演体验。就像“一摸黑“一样,
这种由作品项目本身带给我的刺激感受和回忆,能在我内心停留更长远的时间,这是我一直追求的工作状态。
「2015 年
·
三宝蓬艺术中心
」
△鼓楼论建第二期现场
2015年,我们在江西景德镇建了一个美术馆,当地的一位业主找到我们,他们希望在三宝村的边上建一座美术馆,让更多的艺术家可以进驻创作新的作品。
△三宝蓬艺术中心 @大料建筑
我们设计了一个150米长的“大盒子”,它像是一个飞船从外太空降落到这个山谷里。我们用当地的瓷土夯出了这个长150米的房子,这是我心目中对人与自然共存的理想画面。像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出现的黑色丰碑,在一片荒蛮的时空里乍现,这代表了一个文明时代的人造物与自然的可能性。
同时,为了平衡甲方的需求,我们把瓷元素运用到建筑当中。瓷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窑火烧,这过程就有点像胶片摄影,我们从景框里看到的和晒出来的成片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赋予“大盒子”一个开扬且
通透的
的想象空间,就像胶片摄影师在晒照片的过程中,带着想象的空间去期待成片,我们想把这种体验带给来美术馆参观的人们。
「2016 -2018年
·
北京国子监胡同空间/大料建筑工作室
」
@大料建筑
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这个位于国子监胡同的建筑,我从小就在北京胡同里长大,把胡同里当成我们的客厅,当成我们的家,老头在胡同里下棋,小孩在胡同里玩。所以这时候我们发现我们
物理的家虽小,但心里的家很大
。
这个房子的设计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于
2019年6月起,这个设计建造了3年多的胡同小房子最后成为了我们大料建筑的工作室,我们办过一个小展览,介绍了关于我们这几年的设计实践,与其说是展览,其实更像是自己对过往的整理复习,希望能发现些好玩儿的新事情,就像再读老书,总有新知。
我想在胡同里,把这个房子变成一个胡同空间在时空上的缩影
。我们把房子里百年的砖墙和大树根完整保留下来,把属于时间的痕迹保留下来,让它们镇守着这座建筑。
△保留的红砖墙 &
上下层关系
©
孙海霆
内部仍是一个单室,但更强调了梁柱的关系,两根柱子,分别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这是他们共同撑起的室,男人站在室的焦点上,我希望他形式感强烈,像汉字一样有力,而女人稍远,半依靠在墙边,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倒下。在我们看来它代表着“平衡”,无论多少不同的材料和构造的堆砌,最终都在梁柱的力间寻得了平衡。胡同空间的生态亦是如此,那棵柱,就是邻居间的善意和尊重。
△百年老砖 © 翟博
「2017 年
·
骑缘马场
」
△马场鸟瞰图 @大料建筑
这个前身由厂房改造而成的北京骑缘马场,我们在延续人、自然和建筑这三者的关系, 这次我们尝试在城市里,一个充满人造物的环境下展开设计与联想。
我从书里看到了纳斯卡线条,看到了阿芬顿白马图,我似乎慢慢理解古时的人们,他们是在寻找某种自然的无上力量——生命之神。星座并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而是自然之神的样子,而巨大的白马也不是为人类而观的,是要让天上的自然之神看到,来源于“
上帝视角
”。而这种人类对于自己、真实自然、心中自然(神)三者之间神秘关系的理解和与其建立联系的勇敢方式,一直令我着迷。
在第一次看现场回来的路上,我就决定选择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建立人,马,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把房子做成一匹占地1万平方米的巨马。
△马场局部 ©孙海霆
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必须解决所有实际的问题,比如功能上有着流线引导作用的标志物;连接几座现有建筑的连廊;满足接待等候的入口大堂;再比如较少的成本预算和紧迫的工期要求;以及美观上的把原有呆板的厂房和空旷的场地变得丰富而灵动;客户群体划分上来这里的主要是父母带着孩子们来学习马术的;形象上又希望这里完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马术俱乐部,打破固有的马术是贵族运动的刻板印象等等。
对谈环节
/ 现场提问 x 刘阳 /
庄子玉:
我在你们的项目里面看到一种我们也在谈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说,你分享的第一个作品(海绵山洞),其实你是在运用一种人造物,或者是非常artificial (人工化)的材料去模拟一种自然的质感,一种存在的属性。这种自然是可以通过人的操作使它发生变化,像你的小朋友可以随性的继续掏那个洞。
我想了解你怎么看什么是真正的、终极的自然?它是一种人文化的自然性,或者所谓的Context(文脉)吗
?
刘阳:
我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我们每一个项目之间的关联性,我觉得房子在形式上其实挺不相同的。唯一一个贯穿的线索,我觉得来自于我本人过去的经历和实践积累。那种所谓的“自然”可能来自于我的生活,我主观意识里偏向于“个人化”的表达。我认为,对于是否有终极的自然这个问题,是相对的。而
对于建筑,我相信它引领着人类且存在于“自然”里
。
庄子玉:
第二个问题,马场的项目十分令人惊喜。据我所知,莱特(法兰克·洛伊·莱特,美国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生于1867)是第一位使用鸟瞰图画图的西方建筑师。所谓现代主义这套逻辑里其实是不太强调“上帝视角”的,但是大家依然很热衷于画上帝视角。如果看回马场这个项目,其实它的上空已经禁飞了,所以大家以后也只能通过你这张图去看到马场的鸟瞰视角。所以非常有意思的是,你看不到的是不是一定是非必要的?或者它是否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层面去感知呢?
刘阳:
马场这个项目,令我在思考人造物与自然的种种关系,古时人们与自然之神的对话方式打动了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人造都市中以一种古人的的方式建立与自然的联系呢?
也许,
原始和未来在貌似相反的方向上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圆
。
我经常说,天干天的事,人干人的活。我相信鸟瞰视角能带给大家带来想象的空间,这种空间通过建筑师的诠释,能把对“自然“这个命题通过另一个层面让人们得到感知。
喻凡石:
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仔细了解他的项目,我发现近这几年的项目所呈现出来的风格和我大学时期所认识的刘阳的状态不太一样,你能说一下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吗?第二个问题是,我觉得你今天分享的建筑项目里面都是针对个人,融入个性化与非普遍性的元素在里面。这就说明,首先你需要遇到一个特别适合的业主,他要跟你的想法一拍即合。另外,这个建筑的体积比较小且相对独立。我的问题是,
对于一些面积偏大的项目,
当你这种非常个人化和主观性的设计理念遇到需要互相协调,
考虑综合人性需求的时候,你会怎么考虑
?
刘阳:
我觉得自己和大学那会的想法还算是一致的,可能毕业后的积累到现在使我更职业了,大学那会属于胡干型,现在我更能通过沟通想法来表达自己。我觉得我对小体量建筑的把控和敏感度来源于我一路的经历。大学毕业后就在
非常建筑和齐欣建筑那儿工作多年,一路以来基本上都是在十几二十人的小规模事务所工作。后来,我就决定自己独立和合伙人成立工作室。所以我的模版很简单,小体积的公司来操作一些体积小的建筑,并且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武器”使事务所能生存下去。
与其说我的建筑里存在浪漫的个人情怀,倒不如说我喜欢使用这种独特的个性化设计,能刺激到我的想法和最后建造完成的建筑里
。面对体积大的项目,我们也在将一路积累的经验融合个人化的特点,希望尽量满足甲方和使用人群的需求。总的来说,我们还是挺幸运的,一路以来遇到的甲方和项目通过沟通和一次次方案反馈,最终项目还是能建成。
△嘉宾于庄子玉工作室-北京鼓楼7号院合影
下期预告
《鼓楼论建》系列对谈第三期将于
2020年7月举行
,RSAA/庄子玉工作室将邀请佛
像雕塑家
蒋晟
,敬请期待!
蒋晟,佛像雕塑家,福建厦门人。2009年皈依济群法师后,发愿以在家居士身份雕刻佛像。2013年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雕塑系,之后回到家乡厦门工作生活。
△琉璃高髻观音禅定像 ©蒋家班佛教造像
2013年建⽴“蒋家班佛教造像”⼯作室,以遵循汉式多元化的塑造⽅式“为佛造像”,
⼒图
延续汉传佛像艺术的可能性。“给佛一个人间的身体”,这一理念贯穿在蒋晟的佛像作品中。佛像是蒋晟与外在世界进行链接的最重要媒介。
△蒋晟2019年个展「极乐INFLORESCENCE」
图片摄影:Kano Eii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