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2020年10月
正式启用的宁波院士中心,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西畔的陶公岛,其主体建筑改建于原宁波师范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废弃的校舍与配套设施。与之毗邻的是依山而居、临湖而卧,于2020年4月公布的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村。
宁波院士中心充分协调了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村的空间格局和保护要求,将科研、会议、论坛等多元功能融入生态旅游、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为地区发展激发了新的活力,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宁波院士中心地理位置
宁波院士中心
是东钱湖“创智钱湖”战略规划落地的首选项目,于2019年5月被列为首批“浙江院士之家”试点建设单位,作为浙江省“院士智力集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项目总占地52.57亩,由吴志强院士带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以节约集约利用、承接历史遗存和自然生态修复为原则,通过改扩建原有的废弃校舍,赋予创新性的功能,由流线型的风雨景观长廊将四座建筑及周边慢行系统串连,将青砖黛瓦的古村落环抱其中,东钱湖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宁波院士中心与建筑村近景
2
.1
以教育科研为媒介的“古今文化融
合”
宁波院士中心
所处的陶公岛南麓因其地理优势,自古是避世之地。陶公指的是自称陶朱公的范蠡,陶公岛也因范蠡和西施曾在此隐居而成为浪漫和吉祥的象征。山脚湖畔的建设村散落着不少清末民初的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民居和店铺房延续至今,由窄窄的青石巷道领向河埠头,与渔船停泊的水乡景象相连。
宁波院士中心处于山林与建设村之间,通过与两院院士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致力于在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创新人才、推广成果展示、融入休闲康养等方面激发地区潜力。创新型功能的置入传承了原址教书育人的历史轨迹,拓宽了陶公岛文化旅游的受众群体,将集聚科研创新、人才储备与情感回归、人文乡土相结合,为东钱湖地区的多元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更新前后对比(左:改造前,图片来自网络;右:改造后 摄影:尹明)
2
.2
以慢行系统为媒介的“生态农旅融合”
更新项目完成后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新建的串连各楼体的风雨景观廊桥,在沿廊形成以山湖村林各为焦点的景观节点的同时,也为院士中心使用者和公众提供了全天候步行、休闲的开放空间。与之相连并由访客中心向外延伸的是环山的慢行系统,它不仅连接了陶公山的自然景观和周边村落的生活场所,同时也将生态修复、休闲游憩与美丽乡村治理有机衔接。而四座主体建筑南面,保留或改建的连接原校舍与建设村的台阶路,不仅激活了古村落历史遗存的文化价值,也同其他慢行系统和开放空间形成畅通网络,为陶公岛南麓的生态农旅开发带来积极影响。
▲慢行系统
2.3
包容新旧共生的“人文风貌融合”
废弃校舍
的教学楼、食堂、宿舍和水塔在更新中被改造为服务于学术研究和会议办公的两座主楼、访客中心、多媒体陶公讲堂和观光塔,延续并多元化了空间内的社会活动。原址上的大部分建筑轮廓、楼前广场和凉亭在更新中得以保留,最小化了对地区原有景观风貌的冲击。原有教学楼的传统红砖立面也被部分修复并沿用,与采用新型材料、呼应湖水波纹律动的拱形元素融合,为历史遗存带来新生。
▲传统红砖与加建连续拱形结构
宁波院士中心项目的推进还推动了建设村与其之间的绿化地块规整工作,涉及300多个农户自留地的绿化地块,一个月完成了梳理和规整,为后续的“梯田式”过渡空间花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过渡空间以基础设施改善和景观修复为主,就地取材,活态利用了闲置的宅基地、猪舍和菜园,顺应原生环境的植被和空间材质,将其改造为步道与花坛相间、依山势而建、阶梯式的互动型开放空间。
▲“梯田式”过渡空间
3.1
尊重历史文化,活化历史遗存
作为
农耕时代延续至今的水乡渔村,其承载的家族文化、湖居墙门文化和渔业文化是一方水土于一方人而言珍贵的情感回归,在城市更新中需得到精细化对待。在合理开发闲置空间和基础设施提升的同时,对于地区空间肌理和风貌的保护同样重要。
3.2
打造积极公共空间,激发生态旅游活力
城市更新
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于公共空间的更新,通过连通步行空间网络并利用符合当地风貌的景观设计元素改善空间的观感和互动性,有助于推动周边慢行系统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在乡村与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3
倡导功能多元化,有机融入周边环境
空间更新
不止发生在地区内部,同时辐射到由其功能转变而受到影响的周边空间。因地制宜将创新型功能例如科研、会议、论坛等置入生态与文化并重的风景名胜区,有助于集聚人才与科研交流,同时推动古村落生活空间的品质提升、唤醒居民和游客对于自然、文化和风貌保护的重视度。
文图|孔诗雨、潘珂、桑劲(GZPI上海分院)
版式|GZPI办公室
(除注明出处照片外,其余均为作者实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