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案例
收藏
下载
11月27日下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岭南建筑分会成立大会暨行业发展论坛
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指导,我院和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岭南建筑分会主办。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高校、施工及运营企业的400多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出席大会,并聆听了专题论坛报告。
01
会场掠影
会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志钢宣读了岭南建筑分会领导班子名单,随后颁发聘书,举行岭南建筑分会成立揭牌仪式。
岭南建筑分会
,前身为省设协岭南与现代建筑专业委员会,是由从事岭南建筑研究、设计和咨询、材料、施工的企事业和院校等单位共同参加组成的行业性、全省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岭南建筑分会的成立将更有利于发挥分支机构作用、扩大岭南建筑影响和地域文化进步。
随后,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潘安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陆琦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范跃虹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会长
张宝贵
等知名学者专家,围绕“广州城市历史、建设发展和规划”、“岭南广府民系民居特色”、“什么是岭南建筑?——岭南建筑再思考”、“夯土 本土 后土”进行了精彩演讲。专家们围绕分会未来发展、对城市建设的理解,以及各自在研究领域的实践各抒己见。
大会在隆重庄严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得到与会者及业内人士认可,为加强岭南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02
精彩论述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
在《岭南文化的表象与特征》报告中分享了广东名字的由来,从南北方的饮食习惯、语言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
是其作为南方文明中心所具有的南方文化。从清朝到民国,最南端的岭南文化,以广州为中心,开时代之风气,领先于全国。
其次
是市井文化,岭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由岭南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世俗文化,是岭南人在岭南土地上扎根形成的原生文化,近代岭南社区是独具一格的市井社区 :经商传统、商业发达、平民形象。
贬官文化:自秦以来的二千多年历史岁月中,中原、江淮人民以及朝廷“罪官”陆续不断地移居岭南,给地处荒僻的岭南输送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使中原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得以融会、交流。
私密文化和小空间文化:岭南文化务实,“先干后说”或者“只干不说”,更为关注自身、少制造舆论,对于理论的冠名权并不在意,因此,对私密性、个人隐私也更为重视,从而形成私密文化和小空间文化。
开放文化;广东是中国开放的排头兵,开放作为岭南人精神中的一种重要品质,是贯穿历史并经过深厚积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琦
在《岭南广府民系民居特色》报告中介绍了粤中自然环境、广府民系演化和民居聚落特点。
他认为民系是民族内部文化区域性传播的独特结果。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共同的方言、地域、生活方式及共同的心理素质,这三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通过民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在广府民系的移民过程中,粤北南雄珠玑巷起过重要作用,珠玑巷是由大庾岭路进入岭南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原移民南下途中首选的定居地。在宋代历史变迁中,迁居珠玑巷的中原人而后又陆续流徙岭南腹地,落籍珠江三角洲一带。珠玑巷因此成为联系中原和岭南,具有民族南迁象征意义的地方。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岭南建筑分会会长范跃虹
在《什么是岭南建筑?——岭南建筑再思考》报告中,分享了对岭南建筑的认识。
范跃虹认为,岭南建筑经历了无意识时期、被动适应时期、迷茫与探索时期,到现在和未来则是主动意识时期,对城市而言,“岭南建筑”是一个包含公共空间、地域建筑、园林及细部的广义而复合的城市空间概念,是体现岭南城市特色最为显性的载体。
前人对“岭南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气候适应、建筑视觉特征与创作理念,而要指导当代岭南建筑创作,需要全面理解岭南地域环境与审美文化, 重视建筑氛围与“场”的感悟与营造,岭南建筑要以人的观感和情感为出发点,对建筑要素进行解构与深入的解读。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会长张宝贵
在《夯土 本土 后土》报告中提出,夯土是一种物质,本土是一种主张,后土是一种文明。
张宝贵认为,低碳的说法,是相对于高碳而存在,炸山取石头需要消耗能源,很多加工过程免不了产生碳排放。把丢弃的固体废弃物变为混凝土制品的填料或者骨料,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减少了深加工环节的碳排放。特别是把实心的混凝土雕塑变成空心的混凝土雕塑,从原料环节减少了对于水泥的依赖,自然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低碳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建筑装饰外墙板做薄可以大量的对于水泥材料的需求,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思路。
版式
编辑|GZPI办公室